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从“科技三会”吹响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到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在新起点上勇攀科技高峰;从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升空入轨,到“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在这个充满创新激情的盛夏,全国科技工作者们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科技进步潮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奋力创新争先,坚定不移地走在科研黄金时代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上。

倍感幸福:身处在科研的黄金时代

“中国的科学研究正处在一个黄金时代,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实践者之一,我倍感幸福。”在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教授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薛其坤是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章的获得者,也是一名攻克量子世界难题的科学家,在清华大学,他有一个比院士更加响亮的称呼——“7-11”教授。

早年留学期间,薛其坤每天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出来,“7-11”教授这个雅号由此而来。1999年回国后,这一由好奇心所催生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与探索见证了薛其坤的成长。18年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

“虽然非常辛苦,但我乐在其中。”薛其坤说,在实验室中解开一个个科研上的谜团,让自己感到非常充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一股子不怕失败、反复求证的精神,在长达4年的尝试生长和分析研究了1000多个样品,薛其坤率领团队取得了攻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重大发现。

这一发现的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后,举世皆惊,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称,“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在薛其坤和其“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背后,是一幅中国科技工作者永攀世界科技高峰,在重要前沿研究领域由“跟跑者”、“并行者”向“领跑者”转变的群像。而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则是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科技进步潮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形象的一次深描。

勇担使命:用一流的成果回馈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率领的海军工程大学电力集成创新团队荣获了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马伟明表示,作为党和军队培养的科技工作者,理应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敢于担当、勇于超越,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实践,将获奖作为探索的新起点,用一流的成果回馈这个时代。

航天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许波表示,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3D打印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型号研制周期;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科研管理模式;石墨烯、纳米等新材料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整合优质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降低研制成本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许波介绍,一年来,在型号研制工作中始终关注原始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在技术攻关过程中,关注新技术发展,更加注重新技术在装备研制领域的应用,使新技术的应用推动装备的发展。

星火燎原:浓厚的创新氛围让科研更有奔头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说,从2016年召开“科技三会”吹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号角,再到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广大科技工作者从心底真诚地感谢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浓厚的创新氛围让科研更有奔头。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担任歼-20飞机等多个重点飞机型号总设计师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杨伟十分珍视获得的这枚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他表示,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评选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创新氛围,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于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创新是实现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我们汇聚智慧和力量,从科学原理、基础技术、工业智造、大系统综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将创新的成果落实在实际的产品与装备中。”杨伟说。

以“创新争先行动”为统领,中国科协围绕“前沿探索”“短板攻坚”“成果转化”“科普及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对成绩突出的优秀个人和团队、机构给予表彰激励,使科技工作者在“创新争先”中名利双收、形成示范,更加有效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热情。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是科技界践行“四个意识”的历史担当,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围绕国家当前战略任务和现实目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提供直接支撑。(记者 胡喆 马剑)

全国科技工作者用行动回馈科研的黄金时代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