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民巷社区前门西大街59号院的王岩老人,最近办理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老人没有主动向街道提出申请,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明材料,就领到了每月100元的护理补助。

让他省去跑腿之苦的是街道的大数据服务平台。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一站式政务服务系统,查找到了王岩的身份证、户口本、残疾证等一系列电子证照,然后主动联系老人,帮他办理了相关手续。

从“等民上门”变为“送政上门”,西长安街街道用大数据平台,打通了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米”。该平台借助街道“数字红墙”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汇集了街道层面的各类数据。包括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类信息、地理空间信息、视频图像信息、政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原本在各系统独立存在,通过推动部门共享,打通信息间的“孤岛”,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区大数据平台。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居民办各类证件证明,不用再重复交材料了。”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介绍。例如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时,居民不用证明其残疾人和低保身份,靠曾经申办过的数据沉积即可顺利提交申请,申请时填写数据项减少50%,受理时长缩减80%。

“煤改电”住户开具清洁能源核对证明也是如此。以往,居民需要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均为原件)到街道办理,少带材料或者材料不符,都得回家再取一趟。现在,在大数据共享、复用机制下,居民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受理人员根据身份证号码即可调取居民基础信息、户口本与房产证电子证照,打印出核对证明。业务办理时间从原先的6分钟缩减到2分钟。

哪位居民年满60周岁该办理老年证了,大数据平台提前3个月自动为老人发送政策短信提示。证件办理成功后,不用老人去街道社区取证,街巷长给亲自送上门。不光是老年证,残疾人证、残疾人一卡通、低保卡,以及老人们的理发券、洗浴券、煤气券,街巷长们也负责亲手送到家中。

通过大数据平台,西长安街街道今年将在5个社区先行试点设立专门为民办事窗口,“一站式”接办公共服务业务。街道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个社区配置两名一站式工作人员,通过全科、一站式服务、前台接收办理,后台审核的方式办理各项业务。这样一来,被各种业务事项束缚的社工就可以解放出来,更多地投身于街巷精细化治理,更深入地开展为民服务。(记者 王海燕)

送政上门:大数据平台打通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米”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