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有优越的条件发展无人机试飞基地。(记者 梁维春/摄)
拍照、测绘、监控、竞技、洒农药……这些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事情,现在已经可以由无人机替代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无人机进入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快速壮大的新兴产业。今年初,惠州市三航国际无人机技术研究院揭牌,将进行无人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技术应用、产学研合作,成为惠州在无人机产业的重要布局。近日,该院有关负责人透露,正在打造的无人机试飞试验检测基地已初步选好意向地址,建成后将成为华南首个。
看中惠州面积大、净空环境好
惠州市三航国际无人机技术研究院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园,走进研究院展厅就可以看到,门口摆着一架翼展近4米的“青龙”无人机。这是研究院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无人机系统,具有长航时、大载重等特点。该机型畅销海内外。展厅内,各类无人机模型依次摆开,从固定翼到多旋翼,让人目不暇接。
据了解,三航工业技术研究院总部位于深圳,可以链接数百家国内外无人机相关产业的企业,并拥有一批国内外的无人机研究人员。为什么选择在惠州设一个研究院?惠州市三航国际无人机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郭丽萍介绍,这和该院定位有关。从全球来看,深圳成为无人机产业研发和制造的最主要区域,拥有数百家无人机企业,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并拥有大疆等领跑型的企业。
然而,关于无人机的行业标准,国际上已经陆续推出,国内却还没有,同时也没有民用的无人机试飞试验检测基地。在惠州设立研究院,就是想在这里打造一个这样的基地。基地需要一个物理空间以及一片良好的净空环境,在珠三角,深圳和广州用地十分紧张,惠州不仅离深圳近,还有广阔的国土面积,空域也不算繁忙,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场所,非常符合研究院的建设条件。
另外,由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引进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机构,该院希望借此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形成产学研互动,推动整个无人机产业链全链条的发展。为此,惠州为该院提供一定年限的免租金优惠政策,同时还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打造无人机试飞试验检测基地
目前,无人机试飞试验检测基地已初步选好意向地址,地面将修建约400米长的跑道,以及其他功能建筑和配套设施。在它的上方,还需要一片半径5公里的空域,要保证不会干扰军机及民航的运行。
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卢教授介绍,现在无人机的企业各有各的标准,绝大部分无人机没有经过检测认证。如果出口到其他国家,要接受相关的检测标准,但由于没有无人机的标准,只能按其他类别的产品来检测,这样的检测是不完善的。
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检测和试飞是无人机迈向市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检测它的各项性能和安全性。今后,如果惠州的基地建成了,至少将成为华南地区的首个类似基地。届时,粤港澳大湾区的无人机企业就有了专业的场地试飞新的无人机样机,从而保障它的安全可靠,可以规模化生产并走向市场,推动大湾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同时,该院将进行无人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技术应用、产学研合作等。可借机吸引无人机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集聚到惠州,壮大惠州的无人机产业。
卢教授介绍,当外地的无人机拿来这里试飞检测之后,最好能在这附近进行研发方面的调整,并产业化。毕竟,最终要产生经济效益还得靠产业化。这样看来,如果未来在基地旁建有无人机产业园,基地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那么无人机相关企业进驻搞研发或量产就更方便。
他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力度统筹协调推进基地建设,“华东等几个地区的试飞基地已经在快马加鞭推进中”。
20名国外科学家将与企业推进产学研
据了解,继2016年首届Science机器人国际联盟大会后,2017Science机器人国际联盟大会将于9月21日-22日在佛山举办。无人机相当于空中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的分支。因此,此次大会将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无人机产业。
近日,三航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杨金铭在惠州的新闻发布会中介绍,惠州已集聚一批无人机相关的企业,希望企业家能带着想法和问题参加此次大会。
杨金铭介绍,2017Science机器人国际联盟大会为期两天,包括科学家主题演讲、高端交流研讨会、创新项目成果展等环节,将围绕“机器人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讨论。具体的议题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微纳机器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方面的技术与应用。
届时,将邀请获诺贝尔奖、图灵奖等重量级奖项的科学家以及国际院士20人作为演讲嘉宾,并邀请到机器人全球100强的企业家。希望通过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交流对接,从机器人新技术找到新应用,以此作为切入点推动新产业的发展。
杨金铭认为,机器人技术可以促进很多行业的发展,“日本的味千拉面在全世界的机场都有门店,中国的兰州拉面也挺好吃,但是机场没有。哪位企业家如果感兴趣,我们研发一种拉面机器人也是可以的,不见得都要请兰州的师傅去手工做,那也可以全世界开店。”
他介绍,大疆的技术是因为找到航拍等新应用的市场需求,后来就发展成为一个新产业。目前,中国的无人机产业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可见,新技术和新应用可以催生新产业。(记者 刘光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