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5日,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启动仪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在启动仪式上,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翟立新受双创周北京会场组委会委托,发布了北京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情况,本文摘编了讲话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总体而言,北京双创工作主要在“三个新”上发力,呈现出“四个大”的新特点,今后着力做好“五个更加注重”。

一年来,北京市积极推动双创工作,主要在“三个新”上发力:一是出台一批新政策。市政府出台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28条措施,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发布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专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取酬,创新创业业绩可作为晋升考核依据。实施公安部支持北京的出入境20项政策,已有258人通过中关村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直通车”取得中国“绿卡”,办证时间从180天缩短到50个工作日,被外籍人才誉为“世界上办理速度最快的绿卡”。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商登记与商务备案“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实现“七证合一”,在全国率先实现无介质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

二是搭建一批双创新平台。海淀、顺义等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以及百度等企业和高校院所类双创示范基地加速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达到20家,海淀区双创示范基地因成效明显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拥有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各类众创平台近400家,服务创业团队近3万个,有力地促进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发展。

三是聚集一批双创新人才。截至今年6月底,新评选14名“北京学者”,授予王晓东、雷军等4人为首都杰出人才奖,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千人计划”人才1658人,占全国1/4。中关村聚集外籍人才近万名,为联想、百度、小米、北汽等中关村企业引进百余位外籍高端人才;中关村海外留学归国人才4万名,37家海外人才创业园聚集了一批归国创业人才。

北京市的双创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正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大”。一是大企业开放创新。航天科工、微软、大唐等行业大企业通过开放资源、协同创新、变革组织模式等方式,衍生出一批行业性的创业系和生态圈。创新工场、36氪等50余家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与大企业建立联动孵化机制,20多家大企业主动开放研发平台资源,大企业双创平台数量占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总数的1/4。

二是大范围开放共享科技资源。通过实施首都创新券等改革,将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8家单位、617家实验室的研发和实验资源开放共享,支撑和促进了小微企业、创业者开展创新活动。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共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和北京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组建成立了18个协同创新中心。

三是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3.7万家,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46.8万家。中关村示范区活跃着近2万人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670多家。

四是辐射带动范围进一步扩大。2016年北京市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3940.8亿元,占全国34.6%,近七成辐射到京外地区。今年1—7月,北京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6.2亿元,同比增长57.3%。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促进5000多家内外企业技术对接8000多次。北京中关村双创品牌效应凸显,成为“双创金名片”,《2017年全球创业生态报告》显示,北京创业生态全球排名第四,前三位分别为硅谷、纽约和伦敦。

下一步,北京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着力做好“五个更加注重”,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一是更加注重推动硬科技创业。加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实施“十百千万”双创能力培育工程,系统推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带动双创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软创业”向以智能硬件为代表的“硬创业”拓展。

二是更加注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双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深化投贷联动试点,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高校、院所与社会资本共建技术转化机构和投资基金,引导风投机构投资早期、投资硬科技、投资长期价值性企业。

三是更加注重支持青年人创新创业。支持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中的学生创业项目,鼓励老师成为学生的天使投资人。扩大中关村雏鹰人才计划覆盖范围,对35岁以下人才首次创业给予一次性研发资金支持。

四是更加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发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京津冀和北京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推进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化,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扶持力度,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创新,创新市场准入政策和监管模式,不断营造便捷、高效的双创发展环境。

五是更加注重营造宜居宜业生态。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人才引进、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加大“大城市病”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京创新创业。

以全国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 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