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副经理彭勃(右二)与相关人员一同和大窝凼原住村民合影。 (骆飞/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4月16日电 “这个精密的装置叫馈源舱,望远镜收集的所有信息,都汇聚在这里,它相当于‘天眼’的眼珠。”4月13日,在被称为中国“天眼”的大射电望远镜底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副经理彭勃,再次为来访“嘉宾”介绍这一国家工程的新创造,而这一次,他的听众,是12位农民。十年前,他们是生活在这片环抱着“天眼”大窝凼里的“凼主”,这一刻,“天眼”移民再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顺着馈源舱一侧七、八米远的地方,42岁的杨天觉还能找到曾经养育乡亲那口水窖的位置:“我在这里种了一棵桂花树,11号塔基那里,就是我家的老房子。”再次站在这里,听科学家介绍望远镜的伟大与神奇,杨天觉心里一阵阵激动。
如一个巨型“天坑”的“大窝凼”曾是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的一片天然洼地,这里只居住着12户人家。为了这处独一无二的望远镜处所,自1994年提出项目建设规划后,科学家们苦苦搜寻、反复论证研判了近10年时间才得以确认。而这一切,是因为大窝凼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质条件和极端宁静的自然条件。
和杨天觉一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做梦也没想过,能寻找“宇宙生命”的神秘望远镜,有一天会在这里“安家落户”。“十几年前,几名科学家来到这里,打破了我们的平静生活。听说要在这里架一口大锅看太空,我兴奋地带着他们爬坡上坎搞勘查,可晚上睡不着,总觉得这个想法太不可思议了。”杨天觉说。
三年初勘,尽管12户村民也会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会不会搬走,可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直到有一天,工程师们抬着五台钻机来勘测,村民们渐渐明白,为了国家工程,他们必须要搬离这里。
“12户都是一个老祖公的后代,已经在大窝凼生活了七八代人。离开家,心里肯定恋恋不舍,但为了国家发展,我们必须支持。”杨天觉说,以前这里封闭、落后,大窝凼通往外界有5个垭口,却连一条路都没有。凼底总共只有20多亩水田,种的粮食不够吃。只能到周围山上开荒种地,玉米卖不出去就养猪,可猪养肥了也很难拉出去。用牛来赶猪,爬到半坡,猪累得气喘吁吁死活不肯走,就拿竹编的猪笼,一边一个杠子四个人来抬。卖一趟猪挣不了几个钱,却休息一个星期都缓不过来。凼底的群众,一直守着贫困。
搬离大山,彻底改变了大窝凼农民的生活。杨天觉说,政府在镇上给每户修了一套房子,还对山林、土地给了补偿。搬出山打了两年零工后,杨天觉用剩下的钱投资做起轮胎生意。“当时听专家说,美国的‘天锅’建好后,那个镇的人口增长了两倍,这句话深深印在我脑子里,相信望远镜建成我们这里一定会大发展。”他说。
如今,杨天觉和妻子开办的“邓禄普轮胎”专卖店已是克度镇上最大一家轮胎销售商,每年纯收入二、三十万元。“望远镜给了我们一次重生的机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平塘县委书记臧侃说,2006年,“中国天眼”落户平塘,为保证大国重器顺利建设,2007年7月,县里启动台址移民搬迁工作,大窝凼12户群众搬家让地,阔别故土,举家搬迁到克度镇金星村金科路。之后,“天眼”5公里核心区涉及的克度、塘边两镇1794户8097名群众需举家搬离故土。目前,半径3公里核心区的512户2377名群众已举家搬迁至平塘克度镇金星村马鞍和塘边镇湾子村油菜坪两个安置点。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今年,为了回馈核心区群众的贡献与支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平塘县,将“天眼”移民们再次请回他们的家,共同见证发生在这里的奇迹。
“搬离深山,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建成天眼,打开了人类的眼界。虽然大窝凼还是常常出现在梦里,可我的家,为全人类寻找新的发现,这种缘分,是一生的荣耀!”杨天觉说。(记者 王丽 齐健 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