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委员、代表们的各种建言,尤其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提案,总是能够引发媒体、公众最多的兴趣和关注。今年,“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18周岁”等民生提案不出意外地具有相当的热度,而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出的关于寻找走失儿童的提案,则因为触及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而尤为吸引眼球。
据李彦宏本人介绍,他这项提案主要是建议用人脸识别技术辅助公安部门找到失踪的儿童:“我记得两年前看过一个电影叫做《亲爱的》,讲一个父亲不懈寻找他走失的孩子。其实过几年之后,孩子就会长得不一样了,一般人拿着孩子小时候的照片、再对比他长大后的照片,是很难识别的,但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小时候走失的儿童,长大后图像资料难免会进入交通、教育等各类系统,如果机器有能力取代人工,进行海量筛查、跨年龄准确识别,那“大海捞针”就不再是天方夜谭。正如李彦宏所说,“很小时候走失的孩子,再进入公众视线可能已经上小学了,办学生证的时候需要拍个照片,这种情况下通过人工智能比对,就可能比以前更高效地找到走失的儿童。”
李彦宏提案所依靠的图像识别,是百度大脑成熟的人工智能能力之一。据公开资料显示,百度人脸识别算法已达到99.7%准确率。记者了解到,此前百度其实已经开始尝试用这项技术寻找走失人口,可谓是李彦宏今年提案的“前置试点”。
时光回溯到2011年,那时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刚刚起步,百度基于当时的人脸识别技术设计了一套做寻人系统,网友遇见流浪儿童时随手拍照上传,即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与失踪儿童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匹配。随着百度在人脸识别技术研发的进一步突破,去年百度与民政部合作,在“全国救助寻亲网”首页添加“人脸对比寻亲”功能,让网友可上传走失亲人照片,与各地救助站上传受助人员照片进行比对。不过,这项合作还只是作为走失家庭和各地救助站之间的桥梁,而很多走失儿童被人贩子带走后,远卖他乡,是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救助站、也没有机会被网友发现的。但是无论如何,合作的展开已经验证了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AI寻人的社会价值。
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救助寻亲网,网友可通过首页“人脸对比寻亲”功能上传走失亲人照片与数据库进行比对
2017年两会,李彦宏的提案为寻找走失儿童设计了更加完善周密的方案,主要建议包括三点:一是建模,建立适用于搜寻走失儿童的人脸识别模型,也就是说,训练机器看懂监控录像、学会跨年龄人脸比对;第二,在国务院的统筹下,打通公安、民政、民间机构等各类数据源,让走失儿童的人脸数据库充分完善,方便对比;第三,将人脸识别技术与治安、交通监控系统相结合。这样一旦有儿童走失,公安部门就能迅速调用相关区域的监控图像,争取在案发的黄金24小时内就找到孩子。可见,“天下无拐”并非李彦宏的灵光乍现,对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帮助解决走失儿童问题”的提案,他是经过严肃推敲的。而此前进行的前置“试点”,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为提案落地的后续论证提供了事实依据。
正因为如此,李彦宏的提案一经公开就引发了强烈反响。“通过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寻找走失儿童,这对我们在武装冲突地区开展的寻人工作也有所启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东亚地区代表处传媒主管张双峰对李彦宏的提案表示了极大兴趣,认为这样的技术应该尽快投入实际应用。“帮助更多的人与家人团聚,相信这对全球人道行动将有积极的作用”。
孩子每个家庭收获的最珍贵礼物,痛失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打击拐卖儿童行为,我国拐卖儿童案件已呈现“低发高破”态势,但仍然有案件因线索不足难以侦破,特别是一些多年未破的积案。如果李彦宏的意见能够落地,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打拐”利器,相信那些被迫离开亲人的孩子便能早日回家,未来的孩子也将生活在一个更安全的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