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引进,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究竟卡在哪儿?”这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经常思考的问题。

其实,不只是王世平,我国科普图书整体水平较低,引进多,原创少;传播科学知识多,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少等问题已成为困扰业界的顽疾。国产科普图书如何突出重围,更艺术、更容易地被读者接受,正是王世平们长期以来苦苦探索追求的。

原创科普的关键在于培养作者

“繁荣原创科普,最关键的是要有优秀作者。”王世平说,从事过科普创作的人都知道,科普创作的要求委实非常高,既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又要具备扎实的科学专业基础,甚至在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都要有相当造诣,且绝大部分作者是用业余时间写作。因此说,原创科普最困难的是作者培养。

“欧美科学界有一个良好传统,即大科学家写科普或科学家专职写科普,这些优秀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普财富。而我国原创科普的作者队伍中虽然也不乏一些大科学家的身影,如华罗庚、高士其等,但所占比例甚小,尚需更多的科学家投身其中。”王世平说。

在王世平看来,缺乏优秀原创科普作品,一方面与中国的科研体制有关,另一方面,“底气不足”,我们的科学文化积累还不够。2015年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只达到美国和欧洲15年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科普作家就更加稀缺,科普图书市场也就显得更加脆弱,更加需要扶持。

接力出版社少儿读物事业部副总监张苗苗认为,科普创作人员太少;内容重复雷同,同质化严重;知识碎片化,缺乏体系性等都是我国原创科普图书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国外科普图书内容形式兼具

“国外科普图书比较成熟,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许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张苗苗说。

以法国国宝级儿童科普经典《第一次发现》丛书为例,张苗苗介绍,它的创意点在于运用了透明胶片印刷技术,并随书附赠了简单而神奇的工具—纸质的“手电筒”和“放大镜”。用这些小工具,孩子能在透明胶片及黑色书页之间亲眼见证、亲身感受,身临其境地探索未知的世界,阅读就像是在看一部电影。

类似的还有来自韩国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通过下载“香蕉火箭AR”应用程序,用手机或者Pad扫一扫书本,就能体验到鲜活的立体影像和音像效果,尤其是像火山爆发、恐龙等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的内容,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加深理解。

“这些书都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无论是胶片还是AR,都是服务于内容,而且强调与读者的互动,注重激发孩子读世间万物的好奇心,让孩子形成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张苗苗强调。

原创科普图书迎来新机遇

尽管我国原创科普图书存在诸多困境,但王世平坚信,我们正迎来难得的新机遇。

王世平表示,在5月30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这无疑把科学普及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相信随后推出的各项具体政策能惠及科普出版。

其次,科学普及对于社会生活和公共决策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变革时代,每天海量信息扑面而来。面对这些海量信息,如何判断、作出决策,就需要科学素养。如核泄漏、全球变暖、转基因等社会热点问题,是全民迫切需要了解的,离开科普和科普出版,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无从实现。

“此外,科普出版的手段正在多样化,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科普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市场效益会大大超出纸质图书。同时,网络和新媒体手段的发展,也为科普图书的宣传和营销提供了巨大空间。”王世平说。

(付丽丽)

中国科普现状解析:科普图书为何引进多原创少?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