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互联网技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推动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问题。种种迹象表明,除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行为活动将接受监管之外,平台的安全技术水平也将成为业务运营的重要衡量指标。

8月26日,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牵头的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下称“专委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时,在5月底已完成原型系统建设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下称“技术平台”)也于当日揭开面纱。这意味着,国家力图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全面规范发展,而互联网技术将成为行业监管的重要抓手。

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图片来源:新华网)

“要实现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技术是绕不开的,要是技术水平还不如互联网金融企业,何谈监管?”作为专委会首批专家委员之一,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信息化时代金融业创新的体现,但互联网技术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金融活动增加了新风险。

杨东表示,互联网金融呈现跨领域、跨地域、分散化、技术驱动等新特征。互联网金融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使得小额、分散的金融业务更易处理,具有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这种模式也因为互联网容易规模化的特点而放大了金融风险。

国家在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将行业纳入规范,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4月份由央行牵头、国家十余个部委参与启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仍在继续。

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下发了7张罚单,其中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以及易宝支付有限公司被罚金额超过了千万元。而因为e租宝等P2P企业频现问题,国家对该行业的监管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也于8月底正式出台。

在市场业绩和规范要求的双重压力下,互联网金融行业正面临大浪淘沙。杨东表示,任何行业的监管一般都是相对滞后的,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国家应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行业风险作出有效、准确评估和预警。

多位专家与杨东持同样观点,互联网技术层面带来的安全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杨东表示,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出台的监管方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在管理思路上也在进行创新。

技术平台的推出就是配合行业监管而在方式方法上进行的创新。技术平台结合专委会的“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研究智库”职能有望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安全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互联网+”战略保驾护航。

“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手段很重要,作为推动监管的重要抓手,国家应该给技术平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杨东如此表示。

(记者 孙云龙)

杨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需要安全技术保障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