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一部粗制滥造的化肥广告让“金坷垃”三个字一夜成为搞笑界的专用词,但在生物质利用领域,还真有“金坷垃”的存在。这就是黄腐酸。

秸秆总是一烧了之

谈黄腐酸之前,要先谈一谈它的载体之一——秸秆。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秸秆产生量达8亿吨,但是我国农村秸秆资源完全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秸秆废弃、焚烧一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

“秸秆焚烧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破坏土壤结构,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造成大气污染,形成雾霾。同时,秸秆无序堆放和随意废弃,进入水体,造成富营养化,污染水源。”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胡树文说。

之所以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原因有许多。比如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农民对柴草的需求下降,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秸秆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缺乏正确的引导等。

但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处置技术。农民找不到秸秆“变废为宝”的途径。

干草里挖出了宝贝

针对秸秆利用,世界各国都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其中就包括黄腐酸提取。

黄腐酸是一种溶于水的灰黑色粉末状物质。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品质作用。

黄腐酸钾肥还可活化板结土壤,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

目前,欧洲把黄腐酸作为生物刺激素,用量为世界第一;在亚洲,日本上世纪 60 年代的肥料立法规定,肥料中必须含有黄腐酸;东南亚一些国家将黄腐酸作为肥料和饲料添加剂。

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国家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的通知》(国科发计字〔2006〕370号)对黄腐酸的界定为:“植物生长活性剂,属于分子量较小的一类腐植酸。黄腐酸含量≥8%,pH值≤5.5,砷≤0.002%,镉≤0.002%,铅≤0.01%,用作生长促进剂、肥效增进剂、农药增效减毒剂、土壤改良剂。”

老同志获新天地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跨世纪应用的“老同志”,黄腐酸早已显现“增效化肥、改良土壤、增强抗逆、改善品质、刺激生长”五大功效。受制于人多地少,近年施肥过量、面源污染、地力退化等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短板。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倡导,以及化肥农药零增长、“土十条”等政策相继出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地力的现实行动,为开发黄腐酸新功能提供了广阔舞台。

山东泉林集团新型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就为科学施肥和秸秆处理这农田中的一进一出“画圆”了绿色高效循环的链条。

“泉林‘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关键创新点,是新式备料、立式连蒸、机械疏解+氧脱木素及秸秆木素制造黄腐酸肥料技术。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提取黄腐酸。”宋玉杰说。

目前,泉林集团是全球唯一从秸秆中提取出黄腐酸类的企业。依照中国腐殖酸工业协会太原腐殖酸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泉林”技术生产的黄腐酸与煤炭腐植酸、黄腐酸属同一类物质,并且经质量检测报告显示,泉林黄腐酸原液的黄腐酸含量高达20%以上,其他指标也均优于以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关于黄腐酸的质量标准要求。因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效明显,特别是黄腐酸在助推农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2012年泉林集团得到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统计,如果秸秆精制黄腐酸肥料连续施用3—5年,可实现减少化肥用量20%—50%;实现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能够提升土壤地力等级0.5个等级以上。

新模式让农民多赚钱

自1998年企业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到2002年初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泉林对秸秆的加工利用技术已工厂化运行14年之久,基本上形成了我国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这一模式由制浆造纸生产链、废物资源化利用循环链、废水处理回用循环链和废氨循环利用链等多个循环经济利用子链互为支撑、共同构成:秸秆中的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用于制浆造纸,实现了农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制浆过程中的木质素、木糖醇、氮磷钾及其他有机质通过蒸发浓缩、喷浆造粒工艺转化为黄腐酸类肥料,叶、穗等废渣通过发酵用于制造有机基质,实现了废物的综合利用和“秸秆还田”;工业废氨液可用于锅炉烟气脱硫,生成的亚硫酸铵作为制浆的化工原料回用于制浆工段;纸机白水经回收处理全部回用生产;中段水经深度处理后大部分回用于生产,其余达标排放。

宋玉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单个工程年利用300万吨秸秆生产黄腐酸肥料和浆纸、乙醇等纤维素产品为例,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近6000个,同时,企业通过秸秆收储业务直接增加当地收入15亿元,带动万名农户创业致富。(记者 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