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0月11日电 (赵竹青)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接受了人民网记者采访,他提到:“我国在核电站的运营和监管方面很成功,但在核废料的处理上,却缺乏全面的规划。”

作为核反应堆工程专家,他对我国核电站建设“既不唱高调,也不唱反调”。他说,我们现在有一些人希望大搞核电站,同时也有一些人不了解、担心核污染,“我不是直接搞核电站的,所以我是中立的。”

周永茂坦言,核能确实有其发展的价值。主要是因为核电有很高的效能,一公斤铀-235的能效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这是任何发电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但核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核废料的处理。“这一点,应当引起政府和企业足够关注。”周永茂告诉记者,一个核电厂每年卸出的核废料中,包含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元素,有的半衰期几十年,有的上万年或更高,而处理的技术相当复杂。“在核废料、乏燃料的处理上,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很好的长远计划。”

周永茂认为,相比其他国家来说,从86年国家核安全局成立到现在,我国对核电的监管还是相当得当,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在广东、浙江、东北等地已经有20多个核电机组在运行,没有一例有人受到伤害的核事故。“这个是相当不容易的。”

“从这一点看,我们只要坚持严格的核监管,应该说核电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他也指出,当全国只有一两座核电站的时候,容易受到重视,监管也比较容易到位。比如一个操作员需要经过国内大学三至五年的训练后,再到国外经过四五年的训练才回国进行核电站工作,这样核安全的素养和技能修养都比较高。“而中国的计划是要建上百台核电机组,这样一多的话,是不是每一个省市每一个地区都能这么做呢?尽管做五个十个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如果数量到了五十个一百个,还能不能做到?保障措施还能不能跟得上?”

“这是一点都不能马虎,一点都不能松懈的。”周永茂说。

周永茂院士:我国核废料处理需要长远规划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