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政客们习惯以所谓“安全”和“人权”为由,为继续遵循2011年国会通过的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领域与中国合作法案提供依据。然而,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日前刊文称,是时候与中国开展太空合作了。

中国独立发展太空事业

中国的太空计划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入侵朝鲜之时。当时,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决定,必须开始自己的弹道导弹计划,以与美国和前苏联军事发展保持一致。

中国早期的许多导弹测试主要与前苏联展开合作。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切断了所有的技术援助,从而使中国太空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冷战结束后,中国允许太空机构与外国资本合作,以此为主导思想的太空项目结果不言而喻:过去16年里,中国成为第三个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将两颗卫星和月球车送上月球,把空间站送入低地球轨道,并发布了下一步十年登陆火星的计划。

事实上,因投资巨大及耗时较长等原因,多数太空项目都是国际范围内多国协作完成的。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等原因,中国的太空计划却是独立自主完成。

美官方坚持不合作禁令

虽然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提醒了世界低地球轨道的脆弱,但美国并没有试图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以降低太空战的可能。原因不难理解。文章称,从一开始,国家太空项目就和军事目标紧密相联。各国政府对于太空合作持谨慎态度,因为同一枚火箭可以用于科学试验,也可用于发射核弹头。

2011年4月,前任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商业、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小组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沃尔夫,以人权和国家安全为由,在国会批准通过的拨款法案中,增添了禁止NASA和美国科技办公室同中国开展任何形式太空合作的条款。为支持不与中国合作的法案,2015年,沃尔夫的继任者、共和党人约翰·卡伯森也表示,要长期限制NASA与中国的双边合作。

文章写道,禁止NASA与中国展开双边合作,看似某种程度上能阻止或延缓中国的空间计划,事实上却成了中国依靠自身力量更快开展工作的动力。如果当初美国与中国合作,将有机会参与中国的空间项目。现在,中国已独自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全方位空间计划,美国也因此错过了介入其中的大好机会。

美中太空合作短期难破冰

值得一提的是,制定这些政策的是美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不是空间科学家。2013年,当中国科学家被禁止参加NASA大会后,许多科学家也拒绝参加该会议。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最近公开呼吁,废除禁令以提升中美太空领域的合作,并亲自前往北京讨论可能的合作方式。但他在今年国际宇航大会上接受采访时暗示,中美太空合作属于政治议题,超出NASA的职责范围,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情况能得到改观。

当前,美国太空业务逐渐向私人开放,美国公司开始主导这一产业。不过,随着中国自己新空间公司的崛起,卫星发射、小行星采矿和其他未来太空产业,有望根植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地方。最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美国空间技术法规表示不满,该法规禁止他雇佣外国精英来打造他的火箭团队。

当博尔登焦急地等待政客采取行动时,政客们也在等待军事将领的意见。为此,短期内不太可能打破中美太空合作的僵局。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政治学教授约翰逊·弗里兹认为,没有必要为太空战做准备,“美俄关系如此紧张,双方仍继续在太空领域展开合作,因此,现在是时候与中国展开合作了。”(记者 姜靖)

失机会,寻破冰? 美科学家呼吁与中国开展太空合作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