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发射在即,海南文昌发射场——这片由热带丛林拓荒而成的辽阔土地,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
场地深处,沉默矗立着“长七”和“长五”发射塔。发射之日,它们的身影会被火箭耀眼的尾焰遮盖;但也正是它们,隐忍着光与火难以想象的考验、助推火箭上天完成国家使命,一如它们的建造者们。
作为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被记者问起,“完成了护送‘长七’上天、又即将迎来‘长五’首发,现在心情怎样?”他抬起模糊的双眼,望向远处的蓝天,百感交集。
拓荒,在梦想开始的地方
距离高大宏伟的发射塔几百米远、掩映在沼泽椰林之中的一片白色平房,后来几经周折成了周湘虎和战友们的集体宿舍。当他们忙碌一整天、风尘仆仆地回到不足6平方米的小房间时,无异于从一个“烤场”钻进另一个“蒸笼”,外面荒草水塘里滋养出的成片蚊虫,常常咬得人夜不能寐。
2009年2月,周湘虎怀揣多年的航天梦来到海岛,加入了新一代航天靶场建设的大军。创业之初,为了尽快完成边界踏勘任务,周湘虎和战友们整日背着测量设备穿梭于灌木丛林,蚊虫蚂蟥叮咬得满身起包,阳光暴晒至全身脱皮。长时间、远距离徒步勘测更是把脚磨得大泡套小泡,血混着脓水粘在袜子上,脱得时候连肉带皮一起扯下来。凭着双脚,他们硬是丈量出发射场近20公里的边界,16000多亩地。
2011年9月,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量高达3000多立方,周湘虎一头扎进施工现场一待就是30多个小时。烈日当空,钢筋表面温度超过60℃。汗水、蒸汽夹杂着水泥灰,让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眼前越发模糊不清。
意外,筑梦航天梦不断
两型火箭发射工位是我国大型运载火箭腾飞的“天梯”。周湘虎说,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度把他折磨得心神憔悴、寝食难安。
2011年9月的一天,周湘虎正在工地上检查钢筋,相对清晰的右眼也突然模糊起来,被同事扶着回到宿舍后,他努力把眼睛睁了又睁,还是看不清。第二天,周湘虎被紧急送往海口就医,医生诊断建议:左眼因视网膜脱落时间过长已完全失明,右眼尽早手术或许能保住部分视力。至于病因,医生认为是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在工地上长期处于强光环境中,过度疲劳所致。
最终,为了保住右眼,他选择了耗时更久、疼痛更剧烈的保守型手术。在被局部麻醉的两个小时中,他哼都没哼,汗如雨下。有人问他,那时候都在想什么。他说,那时只能忐忑不安地祈祷:假如手术后还能见到光明,想看大火箭腾飞,想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想看到女儿未来的成长。
很幸运地是,经过手术,周湘虎的右眼保住了,但是裸眼视力只有0.04,戴上1200度眼镜也仅够0.25。这或许是上天留给他的一线希望,但更像是一场愈发艰巨的考验。
执守,呵护“天梯”渐长成
火箭发射塔架的建设和一般建筑不同,机械构件有的高达几十吨重,安装精度却常以毫米计算。
考虑到身体原因,组织上曾考虑给周湘虎换一个岗位,“看着他像‘闻’书一样的‘看’书,我们心里很难受。”建设指挥部施工组组长刘孟起说。结果,周湘虎为此专门立了军令状,一定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因为他还有一点“私心”:这么多年舍家为国,错过了女儿所有重要的成长期,无法弥补;而塔架就像他的另一个孩子,它的成长他全程陪伴,用心尽力,所以这一次,他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凭借顽强毅力,周湘虎用了近半年时间,熟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等近20本专业书籍,参与探索创新12种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多项成果在发射场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
不仅如此,所有的进度质量监督他都坚持现场勘检查:两个发射工位一共262个孔桩,最深23米,最浅也11米,他都要穿着雨靴、咬着电筒,扶着钢筋慢慢爬下去一一检查。7年多时间里,周湘虎检测钢筋1.5万多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人工挖孔桩262个,无一纰漏。(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旷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