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一个由天文学界“民间高手”和天文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发现了一颗不寻常的恒星,环绕这颗恒星的是古老的行星盘。据悉,该行星盘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开M型矮行星星盘罕见之谜。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要归功于来自“行星盘侦探社”的民间天文爱好者。“行星盘侦探社”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领导的项目。

现在,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来自民间的普通天文爱好者尽管没有专业望远镜,也能通过电脑进行严肃的天文学研究。专业人士也欢迎这种专业与业余相互协作的研究模式,认为它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更广阔的视角,但这也引发了诸如研究成果如何归属等问题。

“民间高手”让人刮目相看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日前报道,NASA的朱诺相机正在木星轨道拍摄照片,它是第一个前往小行星带之外区域的照相机,能获取木星大气和极区上空的广角图像。这一全彩色相机从设计之初就包括了面向公众的科普用途,天文爱好者和普通公众有机会亲身参与用原始数据生成图像产品的过程,并帮助挑选该相机拍摄的目标,这也是普通人第一次有机会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直接“连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做法正在慢慢获得回报。通过结合图像处理技术,业余天文爱好者们已经在木星上发现了很多新的风暴系统和其他大气状态,而很多专业人士却与它们失之交臂。

其实,在漫长的天文学历史上,有些重大发现就是由非专业人士做出的。如1781年,音乐家和业余观星者威廉·赫歇尔使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冥王星。或许这是因为,广袤无垠的夜空与实验室装备不同,它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

此前,NASA也曾借助35000多名民间爱好者的力量,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提供的银河系数据中找到了5000多个红外泡,这对全面分析银河系恒星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型数据库越来越开放,民间天文学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现在,不少政府太空机构的很多数据都对公众开放,这些机构也常常招募非专业人士来帮助梳理这些数据。

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马克·库切纳说:“人们过去认为,科学是在学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做的事情,是别人的事。但现在,任何超过10岁的人都能进行科学研究。与我小时候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过去20年,民间科学研究的发展也引发了关于公众在科研中作用的争论。尽管如此,多数人依然认为,应该让公众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科研中来。

民间科研引发所有权问题

但硬币都有两面。民间科研的出现也提出了关于数据所有权的新难题。美国康奈尔大学传播学系科学与技术研究专业科学传播教授布鲁斯·勒温斯基说:“民间科技爱好者做了大部分数据收集工作,他们应该是作者吗?在有些领域,此类工作者获得了作者身份,而在其他领域却没有。”如上述“行星盘侦探社”和专业人士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快报》上,其中8名没有天文学背景的“侦探”成为了论文的作者。

库切纳指出,尽管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的科学家拥有很多资金和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但如果没有民间天文爱好者帮助找出观测数据中被忽视的细节和信息,他们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

上述研究中的数据来源包括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和2微米全天巡视项目。自2014年1月上线以来,大约3万爱好者参与了这一过程,给大约200万个天体做了分类。来自阿根廷的计算机工程师雨果·都拉蒂尼·卢卡是民间天文爱好者第二作者之一,他表示,在揭示宇宙奥秘的同时能为天文学发展作出贡献,这让自己梦想成真。在他刚开始对天文学感兴趣时,很少有民间爱好者能够直接参与的项目。

库切纳解释道,团队中每个人的背景知识、视野、关注点都不同,他们群策群力,携手做出了这项重大发现,这是其他方法无法做到的。

不过,库切纳也表示,推出民间科学家能够参与的项目需要做大量工作,很多科学研究组织还没有实力在更大规模上处理这些项目。对科学家来说,与公众之间建立紧密联系还是个新事物,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倒横亘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壁垒,这样才能让科学研究更加高效。(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