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果树生长周期长的特点,目前,桃上仅有个别性状的关键基因得到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也进展缓慢。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力荣领导的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携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团队,共同完成了桃基因组重测序与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工作,相关成果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在农艺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解释早期驯化和现代育种过程如何影响了桃这一重要水果的基因组。研究人员首先完成了129份种质的重测序,共鉴定出400多万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而对12个影响桃果实口味和外观的性状进行初步关联分析。为增加可信度,部分性状的关联位点又在345份新增的种质上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10个质量性状中,9个性状与之前通过连锁分析定位的结果一致,部分性状(例如粘离核和肉质等)甚至直接定位到关键基因。令人感兴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桃基因组2亿4000万个碱基中,可能正是由于其中1个位点的变异导致桃从圆形突变为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扁平形(蟠桃)。研究人员还对果实非酸/酸含量、果皮毛有/无、果肉颜色(白/黄)、果仁风味(苦/甜)和两个花性状的关键基因进行预测,并讨论了桃在驯化与育成过程中受到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关证据表明,控制桃果实风味的基因似乎主要是在我国农民长期对野生桃进行驯化的过程中选择出来的,而与桃果个头增大相关的基因则与近期的杂交选育相关。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研究,桃某些性状的育种周期将可以从目前的10~15年缩小到1~3年。”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曹珂表示。(记者张蕾 杨舒)

我科学家揭秘桃果风味形状的基因密码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