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梦想一号”,11月10日早上7点4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搭载长征11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能感到脚下轰隆隆的震动。”北京十八中高二学生赵振杰回忆着10日清晨火箭发射的那一幕,“我们先看到一个类似火球的东西蹿出来,然后才看到火箭拖着烟尾巴,在空中直直升上去。烟刚开始是彩色的,那是因为反射了阳光;后来就变成了白色。”

这是赵振杰第一次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现场观摩火箭发射。那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上面搭载着他和其他小伙伴参与设计的小卫星“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

对赵振杰来说,和卫星“结缘”始于半年前。这是丰台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实施的“青少年小卫星计划”项目。因为“家离得近”,赵振杰报了名。一开始以为就是听听讲座,到了才知道,“活动级别那么高”——科技馆是动真格地成立了一个课题组,让学生们在专家指导下,一起研制小卫星。

其实,该项目从2011年就启动了,一届一届学生接力参与,赵振杰和其他十几名学生,是跑了最后一棒。

学生们来自北京十二中、北京十八中、航天中学、北京八中和北京二十五中。“参与的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很高,他们能提出很多富有洞见的问题。而且,他们也喜欢动手,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梦想一号”总设计师龚万骢就是项目的专家老师之一。对学生们的表现,他很满意。

为了和卫星距离更近,赵振杰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科技馆上课,学生们还学着制作了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在航天专家的帮助下,学生们完成了卫星结构、星箭分离、卫星电源技术、星地无线电通讯、卫星发射场的雷电探究与防治、卫星轨道的分析和计算、太空环境对食用菌的影响等多个专题的系统学习,并参与了卫星研制、星箭匹配、卫星测试。

研制卫星毕竟还是一桩复杂的任务。而让学生通过卫星工程,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开展青少年卫星项目的基本出发点。

龚万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相对来说,“梦想一号”的功能比较简单:进行无线电信标发射和语音信号传递。如果想要成功接收到“梦想一号”传回地球的信号,学生也得了解卫星在轨道上如何运行、信标机的物理特性和无线电工作原理。对卫星信号的追踪,也是对综合能力的一次锻炼。同时,卫星还带着无线电通讯转化器,可以发挥“中继站”的作用,实现区域间的信息传递。通过无线电波,让其他省市学校和北京学校建立“天地联盟”,来实现科普教育的互动。

“总的来说,发射卫星是要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龚万骢强调。

有三名青少年学生代表最终得以去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11月10日当天目睹卫星发射。

发射基地的一切都能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他们都是孩子,在基地里蹦蹦跳跳的,很主动很活跃。”龚万骢说,学生问的问题并不算“高大上”,都是“小细节”,却也足见他们都在认真观察。比如,发射场内有各种各样形状不一的天线,孩子就会问,这些天线分别都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区别。“能提出这么具体的问题,说明他们真的很专心。”

对赵振杰来说,让他印象深刻的航天“冷知识”,就是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学到的。“火箭的直径为什么大多在3.35米以下?原来,这是因为火箭要通过铁路运输,直径不能超过铁轨的宽度。”赵振杰解释着,“所以啊,像我们刚发射的长征五号,它直径五米,就要走海运。”在基地呆了四天,赵振杰觉得“世界非常大”。

五年来,不少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了“青少年小卫星计划”,其中一些都已经成了大学生。龚万骢记得,有三个孩子在高中毕业后,攻读了航空航天相关专业。“做这样的事情,除了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兴趣爱好,就能终身受益。”

10日下午,龚万骢从酒泉返回北京,和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副馆长毛峰商量后续科普活动的开展。这颗卫星大概会在轨工作十天。根据计算,晚上6点左右,孩子们就能收到“梦想一号”传回的无线电信号。

那天放学后,东高地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伊嘉玉就来了科技馆,“蹭蹭蹭”上了楼顶,做起了接收信号的准备工作。她没有参与卫星研制,但是通过科技馆组织的活动,她现在可是一个小小无线电爱好者。

因为“梦想一号”,赵振杰如今对“航天”有了一个更为“具象”的认知。曾经,他觉得航天令人“望尘莫及”,离他太过遥远。现在,他坦言,对航天事业更有崇敬之情,甚至觉得自己就成了航天的一员,有责任为航天做出些什么。(记者 张盖伦)

我国首个中学生参与研制的卫星顺利升空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