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市科委、嘉定区政府和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工研院”)签署合作协议,将对工研院的前期研发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这意味着工研院成为上海首个将事前报批制改为事后考核制的单位——在前期研发阶段,政府给予稳定支持,并每年进行考核。政府部门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加快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一家以“超越摩尔”为目标的工研院
去年5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其中提到对前沿和共性技术类科研院所,建立政府稳定资助、竞争性项目经费、对外技术服务收益等多元投入发展模式。工研院正是因此获得帮助的单位之一,“超越摩尔”产业是其发展的核心。
“超越摩尔”是指,不再只遵循摩尔定律,在半导体工艺尺寸上越做越小,而是在成熟的工艺生产线上,研发非数字、多元化半导体技术与产品;不再跟在少数企业后面“较劲”,而在传感器等其他新兴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工研院对标的,是欧洲最大的独立微电子研究中心——比利时的IMEC,一家专注于研发未来十年领先半导体器件的机构。在性质上,工研院是企业,在人财管理上,上海市科委创造性地采取了先“给钱”后“考核”的评价体系。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具体的经费使用上,工研院拥有自主权;而在财政经费总量上,采用政府投入与单位绩效挂钩制度:公司运营收入高,政府投入也高,反之政府投入就少。这也是上海首家采用该评价机制的企业。
为何给予这样大的自由度?工研院总裁杨潇表示,这是尊重科研成果转化规律的结果,“一个传感器10多个月就更新一轮,如果项目经费要等好几个月,购买一台设备要等审批,超越无从谈起。”
在孵企业引来大量资本
当天同时签约的,还有另两个协议——高效率晶体硅异质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合作框架协议和汽车雷达芯片产业化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这两份协议都是前期由政府研发经费支持,后期由外部基金认可后出资,扶持高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没想到这么快就走到了这一步。”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专家、汽车雷达芯片项目负责人卢煜旻说。2013年底,在美国工作10年后,卢煜旻选择回到国内加入工研院工作,并迅速带领团队研发出手机射频芯片和毫米波雷达芯片。
卢煜旻说,工研院作为一个平台,为像他这样带着经验和技术回国创业的人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作为天生的功能性平台,它拥有从设计到检测完整的能力,成立3年的工研院至今已孵化出8家创新型企业,数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进入了市场。等明年国内唯一一条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运行以后,“超越摩尔”产品产业化的路都被打通了,能更高效地实现产业化。
“最后一公里”不能缺少产业工人
建立平台,聚集国际顶尖人才——对于出科研成果,这点条件已经很够了,但要做成果转化,还缺少关键一步:产业工人。“如果没有一批有经验的产业工人把关生产成本,中国的集成电路还是没有竞争力的。”杨潇说。
在工研院正式运行后,除了广泛招募像卢煜旻一样的科研骨干力量,还需要许多产业方面的专家,比如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的负责人游家杰——他已经有20多年从业经历,原先在苏州一家6英寸的芯片研发线上担任重要工作。
到了工研院后,游家杰每天都要开车往返上海苏州两地,但他“看准了这个方向”。他告诉记者,当前95%以上传感器都是靠进口,缺口很大,而更多人还是专注于芯片领域,因此这块发展潜力很大。根据估算,摩尔定律技术路线的投资量级是10亿美元,产品有计算和存储芯片;而超越摩尔技术路线的投资量级仅为百万美元,且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其主要产品——传感器的品种多达上千,而且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息息相关。
与游家杰一样,现在每天需要花2个小时搭地铁上下班的工人还有20多位,据游家杰透露,他也在为工人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因为转化“最后一公里”不能缺少产业工人。(记者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