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月10日电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尽管有了长足进步,但大量谜团仍困扰科学界,比如地球边上的月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月球起源的假说有多种,其中一个主流观点认为,它形成于一次地球与一个火星般大小的天体撞击所产生的碎片。
但以色列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发表报告说,月球可能是由一系列撞击形成的,而非一次巨大的碰撞。这解释了月球为什么看起来主要由类似地球的物质组成,而不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物质的混合体。
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学者领衔的团队,利用数据模型模拟了众多体积并不属于巨型级别的较大行星撞击原始地球的状况。这一模拟过程中,撞击产生了碎屑盘,其中许多都主要由地球物质而非撞击天体物质组成。每次撞击后,碎屑盘会吸积成一颗小卫星。
研究人员认为,地球可能曾经有许多卫星,地球受撞击形成一个卫星时,可能另一个卫星已经存在。地球的潮汐力会将卫星“向外推”,不同卫星之间的引力作用又让它们改变轨道、撞击甚至聚合。大约要20次能形成卫星的撞击,才会最终“组装”成一个月球。月球的成长可能耗时数百万年,而非地质学意义上的一瞬间。
事实上,类似的观点此前就有人提出过,但新研究给出了一个更具体的解释。在配发的新闻与评论文章中,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者加雷思·柯林斯说,这项研究“复兴了”迄今为止被大多数人摒弃的一种假说,即一系列较小且更为频繁的撞击、而非一次巨大碰撞形成了月球。 (记者 张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