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如何变迁,桑田怎成沧海?海洋不语,而将其自身变化的秘密,深埋于海底。8日,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日本、印度等国家的33名科学家,在香港登上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他们即将奔赴南海执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航次任务。
这也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拉开序幕。它计划在南海北部水深三四千米的深海海底,选取四个站位,往下钻探千余米,钻取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揭示南海的成因,检验国际上以大西洋为蓝本的“大陆破裂”理论,揭示“海洋盆地怎样形成”的科学之谜。
耗时4个月揭示南海海盆发育史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包括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67和368两个航次,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66名科学家参加,时间长达4个月。这两个航次聚焦扩张之前的南海,首次针对南海陆缘裂陷——大陆破裂过程进行钻探,可以揭示中生代至整个新生代南海海盆的完整发育历史。
367航次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研究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乔安·斯道克(Joann stock)教授共同担任。368航次首席科学家由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丹麦与格陵兰地质学会汉斯·克里斯汀·拉尔森(Hans Christian Larsen)教授共同担任。
除两位首席科学家外,我国还有24位科学家参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主要来自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代表着我国在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最高水平。
执着研读“南海天书”
始于1968年的国际大洋钻探,是世界地球和海洋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国际科学合作计划,也是引领当代国际深海探索的重要科技平台。各国科学家通过各自提出建议书的国际竞争,争取钻探航次。
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以来,以南海为重点,先后设计和主导了两次南海大洋钻探。
1999年春,“决心”号大洋钻探船首次驶入南海,实现我国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千万年来不断堆积在海底的沉积物,为科学家研读“南海天书”提供了最真实的“历史档案”。首次南海大洋钻探,目标就是取得深海沉积的连续记录,以研究气候系统尤其是东亚季风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
2014年,“决心”号再来南海。这次钻探,科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南海海盆大洋岩石圈演化以及深水沉积环境变迁,钻探对象从沉积岩拓展到火成岩,研究目标从环境演变扩大到海盆成因。
现在,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启幕。与前两次相比,这次钻探目标更深、难度更大,“决心”号两个航次均聚焦于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力争能钻到南海张裂前夕的基底岩石,从南海形成的最早源头研读“南海天书”。
为什么要执着于南海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首席科学家林间教授介绍,大约在4000—5000万年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干旱少雨的一片荒漠,东亚季风以及南海的形成,给这片大陆送来了丰沛的雨水,焕发了勃勃生机。作为地球上低纬度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地处全球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全球海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之间,位于全球最大的海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全球最大的大陆板块(欧亚板块)以及菲律宾海板块等多板块汇聚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海研究对气候变化、板块构造、地质灾害等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研读“南海天书”还对了解整个地球“生命史”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东西两边却非常不对称。太平洋西部边缘有众多的边缘海,包括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苏禄海、塔斯曼海等,而太平洋东部的边缘海却较少。以南海为样本,解读这一重要而奇异的科学问题,可对研究地球的板块演化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洋中脊环地球海底六万五千多公里长,是海洋地壳与板块的“出生地”,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火山链。如今的南海洋中脊已经死亡,而如今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底的洋中脊,却大多数都是活的。与南海洋中脊进行对比研究,还可以读懂地球洋中脊的“生命故事”。(记者张建松、张盖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