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全球日本东京大学和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最新宣布,他们研发出世界最薄最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科研人员在厚度仅为1.4微米的超薄PET塑料薄膜上,成功制造了总厚度为2微米、每平方重量为3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随意弯曲而不会影响其通电性能。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通电后,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早在1963年,美国就第一次报道了这一发光现象,揭开了有机发光研究的序幕。但是由于过高的电压以及不佳的发光效率,有机电致发光一直处于停止和缓慢发展的状态中。1987年,柯达公司推出了0LED双层器件,在驱动电压低于10V时,外量子效率达到1%,发光效率达到1.5IM/W,亮度大于1000cd/㎡,开辟了低工作电压和高亮度的商业应用,被誉为有机电致发光发展的里程碑。

1999年以后,OLED开始商业化,主要用于手机屏幕、汽车音响、MP3、数码相机和车载仪表等方面。整体上来说,OLED的产业化工作已经开始,单色、多色和彩色期间已经达到了批量生产水平,大尺寸全彩色期间目前尚处在产业化的前期阶段。

近些年,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省电、超薄、重量轻、不存在视角问题响应速度快、易于安装等特点,所以,人们加大了对其研发的力度,而且还在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显示领域外,人们还将OLED应用于4G通信终端,并将其制作在柔性衬底如塑料、聚酯薄膜或胶片上,从而制成柔软的显示器,进行柔性展示,大大拓展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改变了人们对于显示器的传统观念。

 

 

2013年7月29日 全球最薄可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

图文简介

2013年7月29日,全球日本东京大学和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最新宣布,他们研发出世界最薄最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