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对表的经历,可是,在相距遥远的北京和巴黎之间,如何实现精确到小数点后9位的纳秒级时间的比对呢?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次利用自主研制的“北斗时间频率传递装置”,在超过8200公里的欧亚链路和约1000公里的欧洲内部链路,实现了时间和频率传递。

“时间频率传递可以理解为比对两端的时间,实验证明,利用北斗系统传递时间频率,其稳定度、准确度与GPS(全球定位系统)相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间频率所副研究员梁坤介绍说。

事实上,高性能的时间频率传递在国民经济建设和许多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通信、电力、交通等行业都广泛采用基于GPS的高性能时间频率传递技术。一位通信业技术人员介绍,如果两方时间上差之毫厘,会给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和接收造成影响。

随着空间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用户对时间频率传递的安全性、独立性、精密性和远距离传输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从2017年1月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国际计量局支持下开展了欧亚链路和欧洲内部链路北斗时间传递相关实验研究。该研究工作相关论文在近日举行的欧洲时间频率论坛和IEEE频控年会中发表并作报告。

“目前的实验为基于北斗系统在欧亚之间、欧洲区域范围内进行高水平时间传递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未来北斗时间频率传递将纳入到国际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UTC)的计算中。”梁坤表示。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时间频率传递装置已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完成安装。

我国首次利用北斗系统实现欧亚精准对时

图文简介

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精确到小数点后9位的纳秒级时间的比对呢?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次利用自主研制的“北斗时间频率传递装置”,在超过8200公里的欧亚链路和约1000公里的欧洲内部链路,实现了时间和频率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