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独立完成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在抗击非典行动中研制了SARS的诊断用抗原、抗体和相关标记物,并在全球首个公布SARS诊断试剂……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杨焕明,一名从砍柴割草、捕鱼捉虾到“编写生命密码”的基因组学达人。
儿时经历成探索科学动力
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一个山村的杨焕明,小时候一放学就得去砍柴割草,每逢周日还得冒着被淹死的危险,到海边捉鱼蟹。右手一道几厘米长的刀疤,是他儿时翻山越岭辛苦劳作的见证。
“哪个农村孩子,不希望‘不劳而获’呢?”小时候的杨焕明,心中有个“拔苗助长”的梦想,他恨不得秧苗能一夜长成稻谷,谷子能像蚕豆那么大。
一次,杨焕明从邻居沾满泥巴的手中看到了一节莲藕,这种生长于淤泥之中、横切面巧妙排列数个小孔的植物,让他感觉到生物的神奇。“这是我第一次为神奇的大自然所造就的生物之美所感叹!”他说。
让杨焕明被科学力量所震惊的还有柴油机和农药。柴油机的出现,取代了龙骨水车,提高了父辈们灌溉农田的效率;农药的喷洒,不仅没能灭绝害虫,还污染了河田里的鱼虾。
正是这些经历,让杨焕明开始爱上自然,产生了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
在几十年前的“上山下乡”期间,杨焕明在当地一家酿造厂总技术员的帮助下,阅读了大量生物教材,还学习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当吃苦耐劳的杨焕明被乡亲们认为以后能做生产队长时,他心里想的却是:“我一定不会在这里一直待下去。”
1975年,杨焕明进入杭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就读,自此,他正式踏进生物学的世界。
如今,杨焕明不仅走出了山村,还走向了世界,成了生命密码的破解者,在基因组学研究的国际舞台发声。
“只有吃苦,才能懂得珍惜”
在杨焕明的少年朋友和青年工友的印象里,他永远是一个“读书狂”形象,书包里总是放着要看的书。至今,他仍然坚持每天看书、看文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每天读3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
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杨焕明说:“只有吃苦,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更加热爱学习。”
念小学时,杨焕明凭借大量的阅读,作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将优秀作文贴在墙上,那个时候,他的作品几乎霸占了一整面墙。
小学毕业后,杨焕明考上了县里的中学。然而,中学上到一半,他就参与到“上山下乡”中。那个年代盛行“读书无用论”,而杨焕明把夜晚在煤油灯下读书看成是最大的享受。
“书都被烧了,只剩下3本我偷偷藏着的英语书。”直到现在,杨焕明还能清晰流利地背出英语书里几乎所有的课文及后面的补充阅读,还有所有的英文诗歌。
当年与他同住一室的工友感慨:“杨焕明这个人说好每天背30个英语单词,就一定做到!”
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杨焕明后来出国深造,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杨焕明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带领中国基因组学研究走向世界
归国后,杨焕明一直从事基因组学研究,带领团队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单体型图计划”等国际合作的基因组计划,以及水稻(籼稻)基因组、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
2000年6月26日,杨焕明终生难忘。北京时间18时整,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同时宣布,号称“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其中的1%由中国完成。
1%得来并不容易。1998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几乎已被5个发达国家瓜分完毕,最迟加入计划的德国只分到约2%。此时,中国决定迎难而上。
资金不足,杨焕明捐出了100多万元,一些同事也主动掏钱自助,甚至还向家属借钱,供团队共渡难关。时间紧迫,杨焕明与同事们铆足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奇迹。
——通过网络递交的一个测序片断,其误差率仅为百万分之六,创造了世界纪录;
——每天测序量达到200万对碱基,中国的基因组测序能力被证明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
“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中国平等分享该计划所建立的所有技术、资源和数据,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大型基因组分析的国家,意义重大且深远。”杨焕明说,因为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数据和参考样本,才能全面筛选特异性疾病基因,为后期预防医学研究做铺垫。
杨焕明说,基因组学正处于科学发现的“黄金时代”,很多未知的科学现象和未解的科学问题正等待着在这一领域奋斗的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解释。
“爱上科学是最大的幸运,希望更多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选择生命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并让研究成果造福人类和大自然。”杨焕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