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将个人梦想汇入人类进步的梦想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创造新应用。将‘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需要的是一点创造,一点努力,一点坚持,更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精神,一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自信。——宋延林

人物百科:

宋延林,男,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他工作踏实勤奋、思想活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作为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在环保型塑料印刷工作领域内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

他从纳米材料的研究成果出发,主持开发了一条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印刷制版技术路线。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2项,授权专利5项,形成了较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建成了完整的中试示范线。他和企业合作开发的环保型塑料印刷油墨,已实现销售上亿元。

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将‘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需要的是一点创造,一点努力,一点坚持

图文简介

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将个人梦想汇入人类进步的梦想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创造新应用。将‘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需要的是一点创造,一点努力,一点坚持,更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精神,一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