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它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不一定要死记硬背,也可以寓教于乐。科普“接地气”,普通民众就会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创新土壤会更加扎实;科普如果故弄玄虚、高高在上,就失去了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只能让科学失去它应有的吸引力,科学的种子无法播种萌芽,高素质的创新大军自然难以建立。

日前,中国科学院举办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三届公众科学日”,分布在全国的百余个研究所再次开门迎客。原本被认为透着“高冷范儿”的研究所和科研人员们,让“高大上”的科学知识变得特别“接地气”。参与其中的人们突然发现,科学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不一定要死记硬背,也可以寓教于乐。

开门迎客的中国科学院里上演的“科普秀”引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这恰恰说明,“接地气”的科普才是受用的科普。

近年来,创新创业不断掀起热潮,而科普与创新息息相关。科普“接地气”,普通民众就会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创新土壤会更加扎实;科普如果高高在上,本来就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科学的种子无法播种萌芽,高素质的创新大军自然难以建立。更何况,眼下我国科普领域的供需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套用经济学术语,就是处于买方市场,“用户”主导。科普的“用户”是普通的你我他,我们需要“接地气”、听得懂的科普。那么,谁该扛起让科普“接地气”的大旗?

首先,科技创新由专业从事科研的科学家承担,与之同等重要的科学普及也应当由专业人才来做。科学家的工作除了完成学术成果,还要让科学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人人都成为科学家,而是让科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只是在我国,由于科普并没有被纳入考核体系,对科学家来说,做科普似乎有些费力不讨好,有时间还不如去出席会议、评评职称。加之,科学家有专业背景,却未必掌握科普技能,有时候容易出现“科而不普”的情况。要想做好“接地气”的科普,这些都是必须突破的瓶颈。

其次,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科普在我国并非没有受众,传统科学媒体上刊发的原创科普文章多次引发关注就很能说明问题。只不过,随着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更愿意通过新媒体了解科学,而新媒体让科普更富活力、更贴近生活。比如,“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涉及物理学、数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普通人也能读懂,建立后吸粉无数。

再次,教育体系也要做好科普。说到科普,人们印象最深的书应该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很多问题都可以从这本简单有趣的“宝典”中找到答案。对教育体系来说,要加大对科普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把青少年科普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

当然,科普更是每一个人的事。各地政府、民间科普机构等都要加入进来,尝试科普旅行、科普直播等新鲜好玩的形式,使科普既有趣又有料。

“接地气”的科普更受用

图文简介

开门迎客的中国科学院里上演的“科普秀”引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这恰恰说明,“接地气”的科普才是受用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