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月9日电(周炜、朱涵)浙江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瘤-2基因”的抑制剂对重症哮喘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这一发现将为研发新型的、特异的哮喘药物带来希望。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发生时会引起气道平滑肌的痉挛,气道内气流不通畅,导致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浙江大学医学院沈华浩教授介绍,中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是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重症哮喘患者虽然只占整个哮喘群体的5%-10%,但其所花费的医疗资源占据50%左右。
“低剂量、有规律地吸入激素,是目前对付哮喘的首选药方。但对于重症哮喘患者来说,激素并不管用,他们花费的治疗费用高出普通患者15—20倍,但疗效不明显。”沈华浩说,为特殊的患者寻找对症的药是精准医疗的目标。
课题组发现,重症哮喘与普通哮喘患者的体内,参与炎症的细胞是不同的。“普通哮喘患者通常表现为气道周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重症哮喘患者的气道内没有嗜酸性粒细胞,甚至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增高,所以存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浙江大学医学院应颂敏教授说。
B淋巴细胞瘤-2基因是细胞凋亡研究中最受重视的癌基因之一。在哮喘动物模型中,研究人员往重症哮喘小鼠气道注射B淋巴细胞瘤-2基因的抑制剂,实现靶诱导炎症细胞凋亡,气道周围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变少。
“我们将这种小分子制备成为纳米颗粒药物,达到了更为优化的效果。”应颂敏说,这一小分子将来有望成为治疗人类重症哮喘的一种有效药。
相关论文于2016年12月31在《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杂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