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里,最美的风景,是金灿灿的麦田;在他眼里,最珍贵的东西,是粒粒饱满的麦种。他是扎根齐鲁大地的人,他是严谨治学、传道授业的学者,他是用毕生心血浇灌着这片热土的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余松烈。

1921年3月13日,余松烈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市。他在南京市第一中学读高中的时候,抗战爆发,他逃往宁波家乡并辗转到吴兴县住在叔父家,借读在东吴大学吴兴附中的高三。后来又与叔父一同到吴兴乡山区避难,开始与农村、农业、农民接触。之后又几经波折,余松烈作为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肄业生,经考试转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于1942年获得农学学士学位。

作为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著名的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余松烈院士从事农业高等教育与科研工作60余年,在小麦栽培及育种、生物统计与田间实验技术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

余松烈院士首创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为我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该技术被农业部列为“九五”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技术之一,并且在多个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他主持了山东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他作为主编或者副主编完成了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栽培研究进展、作物栽培学等重要学术专著,并在多个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科学论文。

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余松烈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他领衔建成了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点,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开创了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的新阶段。他还为国家“栽培”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已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可谓桃李芬芳。

半世辛劳付热土,一生情怀系麦浪。余松烈院士离开了,但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高产田,书籍和知识,还有他无私奉献、传道授业的品质精神,他的学生们,后来的学者们将沿着他坚定的脚步继续走下去,为国家和百姓创造更多的粮食财富。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21年3月13日,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余松烈出生

图文简介

在他的眼里,最美的风景,是金灿灿的麦田;在他眼里,最珍贵的东西,是粒粒饱满的麦种。他是扎根齐鲁大地的人,他是严谨治学、传道授业的学者,他是用毕生心血浇灌着这片热土的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余松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