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国产犁一片顶过去十片用,一点不比洋犁差!”江苏省农垦集团农业机械推广站副站长王正亮,拿起一片新型耐磨铧式犁对记者说。
这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一项新成果。科技工作者利用新材料制成的铁犁等多种农机具,2012年以来已经在国内多家农场的数十万亩土地上,小试牛刀。
结果表明,这些新型耐磨农机配件在不同土质,特别是一些使用环境恶劣(如多石土、沙性土等)的土壤都完全适用,其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它的成本不到进口产品价格的一半,产业化后有望使9亿农民受益。”金属所该课题负责人闫德胜说,这种新型犁的技术关键在新材料身上。
几年前,金属研究所与有关部门合作,针对犁具研制出一种合金钢。这种合金钢是在硼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微合金化元素,引入细小碳化物,在提高硬度的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冲击韧性。
利用这一新材料制备的深松犁铧、圆盘耙、铧式犁、旋耕刀等1000多件农机具,已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新疆建设兵团和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地进行了考核和应用。
实践表明,这种新型犁使用寿命至少是国产普通犁的2倍以上。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场的技术人员说,这种犁入土角度好,特别是犁铲前部经过强化处理,大大降低了磨损程度,机车耗油量也降低了。
中国农机工业总产值高达四五千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但国产农机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农民宁可多出几倍的价钱买洋犁,也不愿使用国产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