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推迟 最后一刻“胖五”升空

航天专家披露“风险最大一次航天发射”诸多细节

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当日发射时间三次推迟,从原定的发射时间18时延迟到20时43分。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坦言,他从事航天工作30多年,这是最扣人心弦的一次发射。

 

发射前一小时出现异常

 

在长五首飞的最后时刻,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它在窗口期最后时刻才点火发射?而在点火后,长五为什么没有直接拔地而起,而是“等”了9秒钟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昨天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

11月3日晚,长征五号的发射时间几次推迟,很多人都捏了一把汗。11月3日18点到20点40分原本为长五的发射窗口期,最初确定的发射时间是18点。然而,就在预定的发射时间前一个小时,火箭的动力系统温度出现异常,排除故障的工作艰难推进。

发射时间一再推迟,即将点火之际,甚至出现重新读秒。由18点推迟到19点01分,再推迟到20点40分,最终在窗口期的最后时刻又延迟了三分钟。

直到点火升空,长五的飞天之路才变得顺利起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坦言,长五这样的大型火箭本身就具很高的挑战和风险性,这也是我国遇到的风险最大的一次航天发射。

 

检查和讨论花了一小时

 

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娄路亮解释说,火箭助推上的产品出了一些小问题,经过专家讨论认为不影响后面的发射。检查和讨论过程花了一点时间,“当时就决定,在窗口上还有将近三个小时的时候,占一个小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在后面的液氢加注过程中,因为长五的特点是一枚冰箭,就是液氢的容积非常大,加完之后首先要保证发动机在里面的一些部件能够冷却到足够的温度,这样在启动过程当中会非常平稳。在启动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参数不是按照设想来工作。”娄路亮说。

“你可以想象,启动一辆车,怎么踩油门,就是点不着,这挺危险的。而且后面的时间是有限制的。” 赵坚说,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真的很伟大,临危不乱,抓住了最后一刻,把问题解决了,通过合理调整技术参数,使温度降下来了,保证了低温火箭的工作条件,最后能够点火。

赵坚说,“如果不能实施这次发射,可能就会走一个逆程序。推迟比较长的时间,就需要重新组织发射,将来会带来更多的复杂的技术问题和挑战。这次涉险过关,说明科技工作者和参试人员这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为成功奠定了基础。”

 

飞前漫长9秒事关成败

 

时间一分一秒逼近,终于进入最后的倒计时。“……5、4、3、2、1,点火!”01指挥员发出口令。然而,火箭并没有马上“拔地而起”。

“长二F、长三甲系列火箭一般会在点火后两三秒起飞,长征七号是7秒,而长征五号需要9秒左右。”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何巍解释说,长征五号质量大,建立足够推力的时间更漫长。而且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两种异类发动机,“脾气”不同,控制策略复杂,7秒时,发射平台还会喷出火花,引燃掉弥漫出的氢气,再过2秒,火箭才会起飞。

这是极其漫长的9秒。发动机里正发生剧烈变化,事关成败。20点43分,长征五号点火起飞。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北京晨报记者 韩娜)

航天专家披露“风险最大一次航天发射”诸多细节

图文简介

“长二F、长三甲系列火箭一般会在点火后两三秒起飞,长征七号是7秒,而长征五号需要9秒左右。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