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铁侠组合”:编织“天网”牧神舟

新华社记者 肖思思、陈曦、魏骅

飞船何时入轨、交会对接何时进行、某时段由哪个测控站跟踪……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所有动作都在一对“铁侠组合”的规划和“翻译”下注入计算机,确保地面对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精准跟踪与控制。

这对“铁侠组合”,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负责规划计划工作的朱华和周占永。

“侠之大者”,是朱华的电脑桌面签名。所以,大家都称呼他“朱大侠”;而周占永,长得壮实,声音浑厚,素有“铁汉”之称。

从神舟二号飞行任务至今,他们已是16年的老搭档。在测控计划岗位上,他们一起合作,通过一个个计划、指令,将飞船送到指定的位置。

“我们的测控计划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按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飞行轨迹织成一个‘天网’,从而能有效地捕捉信息。”朱华这样描述他的工作。

“我的任务,则是在‘0’和‘1’构成的世界中,把各种指令‘翻译’给电脑,让它自动操作,这样就能把人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周占永说,“如果不把任务输入计算机,所有的指令都需要人手动发送,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将无法估计。”

“在载人飞行任务中,包括返回、紧急撤离等都有各种应急模式。任务中,可能一个小时涉及好几十种模式,几十万条指令。这就需要形成周密的计划。”朱华说。

由于有航天员的参与,载人交会对接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对故障处置的时效性要求也更高。这也就意味着,应急计划的生成要求更加严格。

“应急计划要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整个飞行计划的完成,一方面要保证计划本身正确,另一方面要确保计划生成的快速、精确,绝不能出错。”周占永说。为此,周占永和同事们制订了20多种应急对接预案。

交会对接要对两个飞行器进行跟踪测控,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成倍增长,留给地面处理运算的时间很短。高速飞行的两个飞行器对接时,对空中位置和姿态要求极高。注入计算机的指令必须环环相扣,稍有不慎就将影响任务全局。关键时刻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都决定着航天员的安危。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随着伴随卫星的释放,任务将涉及三个跟踪目标。周占永说:“我们需要对三个目标进行规划,还有地面测控资源的规划,配合天上三个飞行器的各种动作,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和信心。”

“铁侠组合”:编织“天网”牧神舟

图文简介

这对“铁侠组合”,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负责规划计划工作的朱华和周占永。交会对接要对两个飞行器进行跟踪测控,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成倍增长,留给地面处理运算的时间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