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0日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

余松烈先生一生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他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我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带动了我国北方冬小麦大面积丰产。晚年,余松烈先生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创新了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发明了冬小麦宽幅精播机,并在我国北方及黄淮冬小麦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带动了冬小麦持续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北方人民结束长期以来食用粗粮为主的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余松烈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敬业奉献、为人楷模、为师典范。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农业界的重大损失。

 

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

 

余松烈在学生时代,就格外注重对小麦的科学研究,力求通过研究找出小麦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生长发育规律,用以指导生产。1942年,他与赵仁镕合作完成的研究《小麦收获时期与产量品质及生活力之关系》发表在福建省立农学院所出版的《新农季刊》上。

1949年9月,29岁的余松烈辞去上海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到山东大学农学院工作,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他开始了小麦高产理论研究探索。1950年8月,余松烈在山东大学农学院讲授新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并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利用种间杂交开展分枝小麦的育种工作。1959年,他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等栽培技术。

史村是滕县科学种田的先进典型。1966年全村8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猛增到372.5公斤(全县平均104.5公斤),吸引了全国数以万计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但此后一直到1974年,该村的小麦产量徘徊不前,亟需分析原因,解决小麦更高产的栽培技术问题。

1974年秋播,余松烈来到史村,指导农民在小麦栽培管理上实行“六改”,即:改换主栽品种“鲁滕一号”为“泰山四号”、改播种量较大为适当压缩播种量、改适时晚播为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改行距16.5厘米为行距19.8厘米,并且不种畦埂麦、改重施返青肥为重施起身拔节肥。1975年夏收,史村820亩小麦,平均亩产457.5公斤,其中1.1亩,亩产高达655公斤,打破该村小麦亩产徘徊了8年的局面。

1974年至1978年,余松烈在滕县五年,他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围绕适合小麦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条件、麦苗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分析制约当地小麦高产的原因,进行小麦精播高产试验,终于集成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76年,余松烈在滕县黄庄自己的试验田获得小面积亩产638公斤的高产纪录。随之滕县开展了余松烈的冬小麦精播高产试验,带动了全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成为全国小麦高产典型。余松烈在滕县创新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也因此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经过近50年的试验探索,余松烈提出了小麦亩产栽培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低产变中产(100至250公斤)是小麦亩产发展的第一阶段,中产变高产(250至500公斤)是小麦亩产发展的第二阶段,高产更高产(500公斤以上)是小麦亩产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第一阶段,影响低产变中产的主要矛盾是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与土、肥、水为主的生产条件的矛盾;第二阶段,小麦中产变高产,要处理好群体与个体这一对主要矛盾;第三阶段,要使小麦高产更高产,植株个体的内部矛盾可能是影响小麦亩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源与库的矛盾)。”余松烈在分析论述小麦亩产栽培发展三个阶段的同时,提出了低产阶段影响小麦亩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中产阶段影响小麦亩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高产阶段影响小麦亩产继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总结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小麦亩产发展过程中的三对主要矛盾,为山东省及黄淮冬麦区小麦持续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大力推广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979年,余松烈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这一年,山东省558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量171.5公斤。也是这一年,余松烈在滕县指导农民种植的小麦高产试验田,亩产达到500至600公斤,平均单产达239.5公斤,比山东省小麦平均亩产量增加了68公斤。

“山东省小麦绝大部分还处在低产阶段,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巨大”。余松烈决定把向小麦主产地区的干部群众宣传、示范、推广已经成熟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地处鲁北地区的平原县,小麦产量一直在亩产150公斤左右徘徊。1982年从农历正月起,到麦收时止,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余松烈4次到平原县进行麦田考察,对当地有关领导和农民讲麦田管理课,使全县22万亩小麦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达到294.5公斤,比上年亩增产小麦118公斤。

1983至1984年,余松烈在平原县与农民合作建立了27.01亩的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467.8公斤,较对照田平均每亩增产89.8公斤,增产幅度为23.7%。据不完全统计,1984至1987年,山东省各地累计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672万亩,共计增产小麦3.4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230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亿多元。

1979年至1989年,山东省小麦生产十年跨上了个大台阶。这期间,作为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的余松烈带领全省小麦专家连年到各地调查小麦苗情,在滕州、平原、寿光、诸城等地建立大面积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带动了山东省几千万亩小麦大幅度增产。余松烈还担任了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将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服务扩大到了河北、河南、江苏、江西等省份。从1974年精播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到1991年累计在山东省及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推广面积10690.741万亩,增产小麦446414.61万公斤,为我国冬小麦几十年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山东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研究”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将亩产800公斤作为攻关目标

 

进入80岁高龄之后,余松烈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但他研究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脚步却没有停止。他总是在小麦秋播和夏收前夕,到过去指导的高产试验县实地考察,完善和改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余松烈在考察中发现,山东省的小麦精播面积呈减少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品种变了,用种量大;二是实行承包制,农民的认识水平不同;三是秸秆还田比较普遍,过去的小麦精播机作业时拥草拥土,播种质量不稳定,已经不能适应精播高产的要求,亟需对原来的小麦精播机进行改进创新。

余松烈和助手董庆裕与相关企业合作,经过五年反复试验和改进,研制出小麦宽幅精播机,总结出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的理论与技术。2006年以来,小麦宽幅精播机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09年夏收,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10亩高产攻关田中的3.46亩小麦实打验收,平均亩产高达789.9公斤,创造了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

此后,按照“大田出题目、小田做试验、小田指挥大田”的科研思路,余松烈把小麦高产攻关田的目标定为亩产800公斤。

2011年6月1日,90岁高龄的余松烈来到岱岳区马庄大寺村的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攻关田考察,了解小麦后期长势情况后,他希望通过实打能突破亩产800公斤的目标。由于后期麦田遭受干热风等因素影响,亩产量未能突破800公斤,这给满怀希望的余松烈留下了遗憾!

2012年春天,余松烈年老体弱,感到已不能亲自完成这个目标。他分别给农学院书记赵延兵和小麦专家王振林写信,并把他们叫到面前,嘱咐他们要继续搞好亩产800公斤高产田创建工作。“冬小麦亩产800公斤以上,是山东省领先,也是国家和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的试验已经达到亩产789.9公斤,估计亩产800公斤不难。希望你们能多花些精力,将这个课题完成!”

2014年6月18日,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专家,对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3.14亩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亩产达到817公斤。余松烈创新的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再次发挥了巨大威力,它不仅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并创下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余松烈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了66个春秋。他曾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高产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并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和《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山东小麦》《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作物栽培学》,《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使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建设有了飞速发展。60多年来,余松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余松烈作为山东农学院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率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立了农学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培养出一批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他带领这支学科团队,自1986年以来,招收与培养了来自北京、南京、江苏、河南、安徽、吉林、四川、山西、陕西等省市的博士生、博士后53人,为培养我国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余松烈被评为山东省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追记余松烈院士:一生为了小麦高产

图文简介

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0日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