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研究石油,内心如水般纯净。柔弱蒲柳之姿,却有顶天立地之志。她是我国石油分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陆婉珍。
1924年9月29日,陆婉珍出生于天津市,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42年夏,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遇上了时钧、杜长明、张江树、倪则埙、赵廷炳、高济宇等学界一流的老师,这些名师的启发与训导为陆婉珍奠定了扎实的化学和化工功底。
1947 年初,陆婉珍只身一人赴美求学,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俄亥俄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于1952至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她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对企业研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53 年春天,气相色谱的创始人马丁被请到西北大学做报告,当时气相色谱的发展前景并不为大众所了解,为了分离一些混合物,马丁用循环抽提法做了两年的艰苦实验,最终发明了色谱技术。这件事深刻地影响了陆婉珍,使她懂得在这个领域做事必须有这样的准备:一是研究工作既长且苦,二是研究成果可能要过很久才会体现出经济价值。
1955年,从美国归来的陆婉珍被分配到石油部石油炼制研究所,从那时起的半个多世纪里,陆婉珍便一直在那里从事与化工有关的分析工作。
作为我国石油分析学科的开拓者,在陆婉珍的努力下,我国逐渐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人员配套完整、方法先进的分析研究室。1962 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铂重整装置即将在大庆炼油厂运行,石油工业部派出强大的队伍来参与这次试车。在试运行中,多种产品都合格了,唯有二甲苯的干点指标总是不合格。为了找出原因,在零下35 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中,陆婉珍和队友们一连数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每天都坚持到凌晨2点多,最终利用气相色谱技术解决了这次问题,对装置的顺利投产起到了关键作用。科研之余,陆婉珍还主持编制了《近代仪器分析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重整分析方法汇编》和《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著作。
随着石化科技的发展,原有的色谱技术已显落后。1980年,陆婉珍带领科研人员在我国首次开发出了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这是我国气相色谱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毛细管色谱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推广,解决了石油组分和各种加工工艺中间体的分析。这项技术在当时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是各项科研工作及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技术。
陆婉珍长期主持我国原油评价工作,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原油评价体系。她还组织汇编了8册《中国原油评价》。这些系统、完整的评价数据为合理利用我国原油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列入国家重要科技成果。
陆婉珍是我国公认的近红外光谱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领路人。1994年,陆婉珍决定组建一支新的研发团队,开展一项新型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即在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她根据当时国内仪器研制水平和实际应用需求,确定了固定光路结合CCD检测器的仪器研制方案,组建了研发团队,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出了成套的实验室型和在线型近红外光谱仪,并在蒸汽裂解、催化重整和汽油调合等工业装置得到了实际应用。如今,在她的指导下已建成了包括原油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油品近红外模型数据库,不仅用于炼油企业,在国防建设上也得到了应用。
2000年,陆婉珍和同事撰写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专著。为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她培养近红外光谱专业研究生、撰写综述性论文、倡议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领导成立近红外光谱学会、设立近红外光谱奖项,处处体现出一位科学家的远见卓识与智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被称为一场分析化学的革命。
有一次,一个青年人问她:“我们怎样才能像您一样顺顺利利地取得成就呢?”陆婉珍笑答:“我的人生道路并不顺利啊!”1986 年,在一次体检中,陆婉珍被查出患了肾癌。但她并没有害怕,她的想法是切了一侧肾,我还有另一侧呢,没什么大碍。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陆婉珍经常感觉腰部酸痛,但她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反,整个80年代,陆婉珍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她所关注和钟情的还是手头的研究工作,她忙着协调及技术推广“油品调和工艺”项目工作,忙着主持《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书的再版工作,忙着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工作……直到2010 年初,她才逐渐放下具体事务。
起起伏伏人生路,心胸豁达逐渐成为了她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最自然的人生态度。她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所从事的课题大都属于石油分析。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培养学生学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分析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陆婉珍要求学生们要熟悉各个相关的学科,如石油化学、炼油工艺、数据统计、精密仪器等。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石油化工领域提供10万以上的数据,但却很少得到高级别的奖励,对此她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她还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说:“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要想成功,必须抛却功利心。不论做学问、做人,都不要太功利,不要太浮躁,要顺其自然,从点滴做起,功夫到了,自然会积涓流以成大海。”
到了耄耋之年,陆婉珍与闵恩泽这对院士伉俪仍旧相濡以沫。他们同年、同窗、同事、同行,在双双经受过癌痛的考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这对白发老人始终如一。他们的家里时常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他们淡泊名利、乐于助人。陆婉珍全力支持丈夫闵恩泽院士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设立“闵恩泽科技原始创新奖”,为设立这个奖项,老俩口不但拿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给闵恩泽个人的50 万元奖金,还拿出了自家的50万元储蓄。他们又在四川省立成都中学设立“闵恩泽奖学金”,与中国石化、中国工程院联合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面向全国奖励在能源化工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
2015年11月17日,陆婉珍在京逝世,享年92岁。尽管先生离开了我们,但她的事业,她的品格,她的风貌,她的坚守,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