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王老师仍在,媒体上定有他品评赏月的美妙比喻;天宫发射,他也会用生动语言为公众一一解析……”今年中秋,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在怀念三个月前故去的天文学家王思潮。

这位一生不计名利的“追星人”,自上世纪60年代进入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后,在科普“冷板凳”上一坐50年,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天文爱好者。他用生命诠释的科普情怀,给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科普“冷板凳”,一坐50年

 

今年6月17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突发脑溢血在南京去世,享年77岁。尽管事出突然,但第二天当地都市报几乎都自发辟出整版来报道其生平。短短两天内,数百名天文爱好者和研究人员赶来送别。

“王思潮不是院士,也不是哪个国家重点项目牵头人。老人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爱戴,完全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不计名利为普通老百姓做科普。”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说。

自1963年进入紫台,王思潮就参与回复“台长信箱”中的问题。妻子吴秀兰回忆:“他常说,大家对知识有渴求,科研人员就应该负起科普的担子。”

在重大天文事件中发声、编辑科普手册、进行公益讲座……50多年来,王思潮为天文科普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天文爱好者。凡有重大天文新闻,媒体上必有他的观点。1994年,彗木碰撞事件引起亿万国人关注。他参与的研究小组,在NASA对我封闭数据的不利条件下,硬是靠着一点点的计算,每天发布预测、回答百姓关注,最终在这场国际科普较量中赢得了胜利,有力提振了我国天文学界的士气。

退休后,王思潮更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上。紫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说,但凡科普讲座,他每请必到。“有中小学没钱请专家科普,他知道了主动去,一个70多岁的老人,经常买票坐大巴赶来赶去。”

“退休10多年,他经常工作到夜里一两点,去世前几天还准备讲座到凌晨。为了这个,我和他吵了不知多少次。”吴秀兰哭着说。

 

住60平方米的房子,穿30年前的西服

 

王思潮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是暨南大学创始人之一。1957年,他以当地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天体物理专业,而后投身自幼热爱的天文学研究。同事评价,王思潮天分高、肯吃苦,本可在科研上走得更远。

年轻时的王思潮是一把科研好手。1976年,吉林发生大规模陨石雨,王思潮跋山涉水收集样本,为我国陨石学研究作出开拓性贡献。上世纪90年代,他与同事四处奔走、一再呼吁我国加入世界近地天体研究,位于盱眙的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最终落成。

葛-汪彗星发现者之一、紫台研究员葛永良说:“跟王思潮一起研究吉林陨石雨的天文学家,后来很多成为卓有成就的大家。可因为投身科普,王思潮曾被认为‘不务正业’,职称、科研都受到影响。但他从不计较这些。”

王思潮身后留下的唯一房产,是单位分的一套60多平方米的老式公寓。家中仅有的值钱家当,是上世纪90年代初购置的电视、冰箱。一台现在看来极为笨重的夏普彩电,修了一次又一次舍不得扔。结婚时买的西装一穿30多年,是唯一拿得出手的“好”衣服,只有重要会议时才舍得穿。

“他对物质没有要求,买菜都拣便宜的买,但是民间爱好者学会缺钱,他却经常‘支持’一两万元。”吴秀兰说。

 

“追星”事业更待后人续

 

“追星”老人去世已三个月,仍不停有各地爱好者打电话到紫台,点名要找王思潮。“在南京,如果你打车去紫台,出租车司机一般都会聊起王思潮。”紫台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力帆深有感触地说,“王老师是科普大家,是我们科研人员学习的榜样。”

在王思潮带动下,紫台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热情高涨。九三学社紫台支社主委季海生说,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主动参与科普。目前支社有国家重大项目或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7名,每个人都主动走进中小学校做科普。

“科普不是‘小儿科’,相反对知识面要求很高。”做了多场科普报告后,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表示,不少专家都有被“问懵”的趣闻、越是外行人提的问题越天马行空。但王思潮老师从小学到成年各个年龄段都讲,什么问题都“接招”,这背后是深厚的知识积累,殊为不易。

老人为科普付出的努力,在他生前书柜中可以找到答案:十几本资料摘抄和读书笔记,上至前沿天文刊物、各国文学名著,下至中小学文史课本,都有涉猎。前几年,已步古稀之龄的他硬是靠翻字典学会打字,微博、微信也都成了他与爱好者交流的平台。

“普及科学知识和前沿科学研究同等重要。”杨戟说,只有始终秉持与公众交流科学、致力提升全社会科学素养的赤诚信念,王思潮才能一直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并将此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生动语言。老人虽已离去,但他一生坚守的科普情怀是留给紫台乃至国内科技界的宝贵财富,值得大家学习。

紫金山上“追星人”——已故天文学家王思潮一生坚守科普情怀

图文简介

“若王老师仍在,媒体上定有他品评赏月的美妙比喻;天宫发射,他也会用生动语言为公众一一解析……”今年中秋,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在怀念三个月前故去的天文学家王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