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篪,1927年2月7日出生于北京,1944年考入成都金陵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学习,并于1944年8月转学至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49年,经清华大学介绍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关于钢中的白点”、“关于钢的低倍组织的缺陷”等文,为鞍钢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多次被派往(前)苏联实习。1958年6月,陈篪被调到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先后担任高温合金研究室副主任和金属物理研究室主任。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陈篪身上具有一种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他带领课题组,不断克服研究中遇到的困难,研究镍基高温合金中Ni3Al相(γ′相)的结构、性能和强化作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在1965年炼出了较大的Ni3Al单晶体,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揭开了它的高温强度和范性的奥秘,证明它具有很好的高温性能,为强化镍基高温合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明确提出发展以Ni3Al为基的高温合金的设想。

作为我国断裂力学的开拓者之一,陈篪在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上做了不少创造性的工作,发表了《考虑到硬化的塑性区修正》《三点弯曲及紧凑拉伸裂纹试样的极限载荷》《论裂纹扩展的判据》等论文,其中《论裂纹扩展的判据》一文在国内外受到好评,并获得国际科学大奖。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陈篪在1975年身患癌症,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动了三次手术,但是即使这样,人们看到的仍然是聚精会神的陈篪,在人生最后的三年里,他积极地坚持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1976年,身患重病的陈篪共完成了9项研究工作,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科技战线上的铁人”这个称号,陈篪当之无愧!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978年9月10日,冶金专家陈篪逝世

图文简介

陈篪,1927年2月7日出生于北京,1944年考入成都金陵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学习,并于1944年8月转学至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49年,经清华大学介绍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