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右一)等人在“科幻与科学的共荣相生”讨论现场。大燕网供图

9月8日,2016年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科学创想,智遇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主办,腾讯公司、科幻世界杂志社、中国科普作协承办。

在主会场北航晨兴音乐厅,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何夕,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毛利卫等人齐聚一堂,交流科学与科幻的奇思妙想。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毛利卫指出,人类想在宇宙生存,现在必须通过宇宙飞船、宇航服等来满足生存条件,而对于未来人体的一部分可能由机器组成、甚至完全由机器人带着人类的意识飞上宇宙这一构想,毛利卫现场与刘慈欣进行了探讨。

“我个人认为,人机结合可能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方向。”刘慈欣对此表示,迄今为止,人类与机器的这种实质性的结合没有发生,但是除了目前技术上的障碍以外,结合还可能面临很大的文化、心理、传统习惯上的障碍。譬如最初结合者,如何在社会上不受歧视地生存,可能是一个大问题。“但未来人类想大规模移居太空、移居宇宙,人机结合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此外,据《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姚海军介绍,我国科幻出版的数量稳步增长,但在长篇出版上一直在低位徘徊。中国目前有210位科幻作家,美国有1797位、日本有480位。我国的科幻消费者达到八千万,这里面有一百万的核心科幻迷,科幻电影方面,我国科幻电影的备案立项的数量也在大幅增长,今年过去8个月已经达到85部。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科幻片可能占到市场份额20%,有可能达到160亿。记者戴轩

 

■ 看点

科幻作品可反哺科学创意

 

在昨日的中国科幻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吴岩教授介绍,在科幻史上,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型观念或产品即来源于科幻作品。如《海底两万里》中提出的高级潜水艇、《被解放了的世界》中提出的原子弹、《在地球之外》中提出的太空站等等,都曾引发科学研究,且部分创意最终成为现实。

在这些经验的启发下,北京师范大学科幻创意研究中心邀请24位专家对过去一年中96种原创图书,423篇中短篇小说进行分析。发现信息、控制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与后人类,航天和航宇等成为科幻作品的创意创新的热点领域。

吴岩表示,科幻文学中孕育着未来可能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科幻不仅来源于科学,从中也可以提取创意和创新,为现实所用。

 

■ 揭秘

上世纪80年代已有智能手机的概念

 

在刘慈欣的笔下,既有描写宇宙由膨胀变为坍缩,导致时间逆向回流过去、人类未来止步于一瞬的《坍缩》;也有描写某外星文明贫富差距极致扩大,最后星球资源几乎为一人所有,其他成员只能另辟家园的《赡养人类》。前者围绕科学内核展开联想,后者则衍生于人类社会现状。不过,在刘慈欣眼中,相对于现实生活,科学才是最主要的灵感来源。

刘慈欣介绍,传统科普型的科幻作品试图用科幻来普及科学,而他则完全反向,试图用科学来普及科幻,从科学中来挖掘故事资源。他说,与大众目前周知的古典科学不同,现代科学在微观层面,发现了很多超脱因果链的现象,而科学与大众意识之间的“真空”地带,则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这种和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故事资源,当然也蕴含着巨大的、我们通过别的渠道难以领略的美学感受。”

面对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刘慈欣则坦承,这对科幻创作会带来一些压力。他说,自己最近翻阅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小说,发现其中已有作品提到智能手机的概念,但是和今天真正的智能手机相比,小说中的构想远远达不到现在所实现的程度。“这样确实对科幻是个危机,甚至有时候我有个想法,科学催生了科幻,可能也会杀死科幻。”

不过,伴随着压力的还有机遇。他说,当古典科学描述的世界观在大众中普及时,科幻诞生了,并且迎来了黄金时代。而他殷切期待,当现代科学所描绘的、仍为大众所陌生的世界观逐渐普及开来时,能催生第二次科幻文学的高潮。

 

 

刘慈欣:人机结合或将是人类进化方向

图文简介

9月8日,2016年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科学创想,智遇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主办,腾讯公司、科幻世界杂志社、中国科普作协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