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巧生,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1916年8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他长期从事小麦科研事业,带领几代科技人员选育出“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号”系列等几批冬小麦优良品种,在北方冬麦区广泛种植;参加主编和撰写《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扎根冬小麦主产区 一待就是60年
庄巧生和麦田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46年。那年8月,中央农业实验所在北平接管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虽然试验地面积大,设施较为完善,实验室设备比较先进,但现有的专业人员水平一般,亟待充实。10月,庄巧生就到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报到了,在这里一待就是60年。
庄巧生在北平农事试验场主持小麦育种工作,考虑到华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他确定选育抗旱、耐寒、耐瘠品种的方向。通过不懈努力,他在短短两年内明确出“燕大1885”“北系3号”“北系11号”3个新品种,准备在周边地区试种推广。这些品种都保持了地方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成熟期与地方品种相似,而茎秆强度和丰产性则有所改进,解放后经引种鉴定和群众评选后才开始在生产上应用。
1954年,庄巧生从西藏归来,主攻抗锈育种,在艰难的条件下选出“华北187”等3个品种,后来,他又从“华北187”群系中选出“北京6号”,植株稍矮,茎秆较强,可在中等肥力以上水浇地推广。
1988年5月,庄巧生(左)在江苏徐州农科所参观小麦品种试验田,右为徐州农科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组长夏善宝。
1972年,他的课题组以“洛夫林10号”为代表的具有1B/1R易位的“洛类”材料为抗病亲本,与抗寒、早熟、丰产性能好的“有芒红7号”和“有芒白4号”分别杂交,于20世纪80年代初育成了以“丰抗8号”、“丰抗2号”为代表的丰产、抗倒伏、兼抗条锈、白粉病和落黄好的丰抗号系列品种,在北部冬麦区大面积应用长达10余年之久,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全国小麦增产起到很大作用。
1996年,当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时,便立即将所得奖金10万元港币全部捐献出来,支持所内的小麦育种工作。这一举动感动了院、所两级领导,于是分别匹配资金建立了“庄巧生基金”,用以奖励作物科学所在小麦育种相关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科研人员。为弘扬庄巧生献身科学、热爱农业、服务农民的崇高精神,在全国16 个单位的支持下,2005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决定将基金改设为面向全国科研基层的“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奖励在小麦育种相关领域作出显著贡献的个人,让更多的后来人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
心中的麦田
60年的岁月让庄巧生灵魂和心都深深扎根在麦田里。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抗战初期开始从事小麦改良研究,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在生产上产生一些实际效益,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简而言之,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科技事业留下一些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
在庄巧生98岁生日后不久,有一天同事去拜访他时,问他今年有没有下地。他大笑说,本来去年说好今年不下地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又去了,明年一定不去!他说得很认真,眼睛里闪着亮,脸上浮现着幸福的表情。或许,在他的心里,永远都有一片金黄的麦田,那是他驰骋了一辈子的战场,那是他浸透他身心的故乡。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