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一天就要干一天工作”,这句话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的人生哲学,他的足迹遍布中国海岸沿岸,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海洋事业。
富含营养的对虾能成为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品,是有原因的。1986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听取了刘瑞玉的建议,决定引进凡纳滨对虾幼苗进行研究。通过放流幼虾跟踪调查发现中国对虾移动和生长规律与特点,他们创建了估算对虾存活率和回捕率的方法,设定了在有野生对虾种群繁殖补充的海域投放虾苗的适宜数量和适宜地点。最终,刘瑞玉首次搞清了对虾的生活史和繁殖特点,推动了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随着这一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上升,成功掀起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创下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出口量、育苗量三个世界第一。他的这一成果也使他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瑞玉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19岁高中毕业后考入了辅仁大学生物系。1949年全国解放后,刘瑞玉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助理员。1950年,刘瑞玉等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科研人员跟随张玺教授,连同全部图书仪器标本都迁来青岛,成为海洋生物研究室(当时隶属于水生生物研究所,1954年独立为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前身)的骨干力量。之后一直从事甲壳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研究,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国际甲壳动物协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亚洲人。
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417房间就是刘瑞玉的办公室,办公室的地上、桌上、椅子上、沙发上,堆满了书籍手稿,不难想象刘瑞玉院士深厚的学术和渊博的知识。刘瑞玉的助手郭琳博士说,刘老趴在沙发上工作,是大家最常见到的景象。如果他困了,就会趴在沙发上小憩一会儿,醒来再继续工作。
2007年,为了获得第一手海洋生物样本,当时已85岁高龄的刘瑞玉无惧路途劳苦,仍然坚持乘船出海。正是刘瑞玉院士对待科学的严谨和一丝不苟,使得由他主编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得以出版。这本1627页的著作,详细记载了46门22629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分布,为我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中国海洋生物详细信息,是中国海洋生物的“户口簿”。
说他是院士,他却更像是追逐时间的斗士,为了省出搞科研的时间刘瑞玉午餐就吃方便面,因此被称为“方便面院士”。“他的概念里没有休息两个字,一年365天他每天都是要工作。”刘瑞玉学生郭琳说。就在去世前三个月,已经90岁高龄的刘瑞玉还独自一人背着包赴杭州、上海出席学术会议,他那为科研献身的意志,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刘瑞玉一生桃李满园,每当被邀请参加学生的论文答辩,刘瑞玉会非常开心,然后让学生提前一周给他看论文。“一篇150页的论文,答辩前一周给他,答辩前两天他还给你,都是一字一句地修改。”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李超伦说。因身体不适,住院期间,他让学生把毕业论文拿到病房,认认真真修改完每一篇文章。“不会说我自己精力可能达不到的话,就让别的人别的老师来代理什么事情。”中科院海洋所博士肖宁说。
刘瑞玉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人正直,勤劳节俭,虽然是高龄院士,但他出差坐飞机都是经济舱,由于个子高大,膝关节又不好,经常下了飞机走路都困难。即便偶尔乘坐公务舱,他都是只报销经济舱的价格,差额用自己的钱补上。别人有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解囊相助。汶川、玉树地震和各种捐款活动他累计捐了数万元。去世前,刘瑞玉向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捐出了100万元的积蓄,设立了“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研究生。
刘瑞玉用一生,向后人诠释了为科学献身的真正含义。他的科学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