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颠沛流离中求学,凭借着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克勤力学,终成中国固体力学大家。他40岁开始跑步,66岁学会了太极拳,70岁开始学习游泳,72岁他又开始学习打网球,练就了不逊于年轻人的体质。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生活中都保有满腔热血,他就是进入耄耋之年仍在带学生、搞科研的大智者黄克智。

1927年7月,黄克智出生于江西南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家人四处搬家,历经艰辛,但险恶的环境没有让他失去斗志,反而越挫越强,在学习上更加勤奋。1943年,黄克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中正大学。1948年,黄克智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力学大家张维先生。1955年,他又以我国第一批进修教师的身份,被送往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师从国际著名力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拉包特诺夫。1958年,黄克智响应国家号召,回国参加创建力学系的工作,毅然放弃将要拿到的博士学位,以满腔的热血投入到教学和研究工作当中去。此后,他一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作至今,已长达68年。

黄克智先生有着许多头衔,中国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等等,但这都不足以形容、概括他所取得的成就。黄克智在自己60多年的力学研究生涯中,数次转变、调换了研究方向,并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以国家的发展需要为目标,个人的研究方向必须与国家的需要结合;其次,研究的水准必须紧跟国际水平,不能固守一个项目几十年不变。因此,他几乎十年调换一个研究方向,20世纪50年代研究壳体理论;60年代研究塑性和蠕变;70年代研究断裂力学和压力容器;80年代研究相变力学;90年代研究应变梯度塑形理论。进入21世纪之后,他深感时间更为紧迫,改为5年换一个研究方向。黄克智曾经说过:“科学研究不是固定的,自己每5到10年一般都会改变一个研究领域,这是很有必要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每一个他所研究过的项目当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获,并且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带出来一批高质量的研究生,同时发表了众多高水平的论文和相关文章。

2012年,85岁高龄的黄克智又重新选了研究方向,这次是水力压裂技术采油。就这样,他以满腔的热血,自强不息的精神,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黄克智不只对工作严谨认真,对身体要求也非常高。从前苏联回国之后一腔热血加入到力学体系的建立和研究热潮当中去,晚上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无暇顾及和锻炼身体。直到1966年,他才40岁,到杭州出差,在一家眼镜店里发现自己眼睛已经老花,这让他很吃惊。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给一直认为自己依然年轻的黄克智敲响了警钟。杭州回来之后他开始锻炼身体,最初选择了最简单的跑步,每天跑步1小时,每次3000多米,风雨无阻。在枯燥的跑步中,他还自学了法语和日语。66岁时,黄克智开始练太极。70岁时候,听闻游泳的锻炼效果不错,他又开始学习游泳。72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克智又开始学习打网球。黄克智就这样一直以惊人的毅力和兴趣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练就了不逊年轻人的体质,这也是他勤奋刻苦工作的资本之一。

工作这么多年来,黄克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作为一名老师,育人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70多名研究生,其中多人当选中科院院士,至少两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如今的黄克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然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每当有人遇见他,看着这位满面红光、精力充沛、思路敏捷,少有衰老迹象的智者,都会钦佩不已,为他的学术成就而赞叹,也为他严谨认真的品质所折服。

黄克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这一辈子值得自豪的是我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我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科学和祖国。”这位令人敬佩的老人这么想的,他也做到了。黄克智作为科研学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传承者,他承上启下,在培养人才、整理科技理论和应用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黄克智的满腔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力学事业,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强者、智者。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黄克智:热血满腔,克勤力学的智者

图文简介

他在颠沛流离中求学,凭借着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克勤力学,终成中国固体力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