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雪龙”号8月20日电 综述: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结束冰站作业

新华社记者伍岳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0日结束了全部六个短期冰站和一个长期冰站的作业,开始返回低纬度海域继续开展北冰洋大洋作业。冰站作业期间,“雪龙”船随海冰漂浮到达北纬82度52分附近海域,这是本次北极科考的最高纬度作业点。

“卧雪钻冰”开展取样观测

科考队员们把短期冰站的作业内容形象称为“卧雪钻冰”,指的就是队员们钻取冰芯、收集雪样的过程,这也是短期冰站主要的作业项目。

科考队员、来自武汉大学的季青博士告诉记者,积雪如同海冰的护肤霜,对于海冰与大气的热交换等因素有着直接影响。研究北极海冰积雪,将会使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北极地区气-雪-冰-海各因素的变化过程,为认识北极海冰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反馈与响应,全面获取北冰洋海冰冰情信息提供依据和参考。

“冰芯是研究北极海冰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天然标本,”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雷瑞波博士说,“本次钻取的冰芯将会为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多学科提供研究样本。”

“定点设站”获取长期数据

雷瑞波表示,开展冰站观测,尤其是长期冰站多学科综合观测,是我国北极考察区别于南极考察的一个主要特征。单从作业时间上来说,短期冰站作业只有4至6个小时,而长期冰站作业一般在一周以上。因此,长期冰站作业侧重于对环境变化过程的观测研究,尤其是气-冰-海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研究。

本次科考在长期冰站布放了海冰物质平衡浮标2套,海冰温度链浮标5套以及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在冰站作业结束后,这些浮标将长期提供关键观测数据,帮助科学家研究北极地区积雪累积和融化、积雪成冰、海冰生消等过程。

气象观测是长期冰站作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作业期间,科考队员每天3次释放由气球携带的GPS探空仪,获取北极核心区大气边界层和对流层结构的日变化数据。

科考队员还布设了漂流式自动气象站,预计将在未来一年内获取北冰洋区域温、压、湿、风等常规的气象要素和海冰表面辐射及海-冰-气间能量收支的变化特征,为北极气候变化研究和海冰、天气气候数值记录提供基础的参考数据。

“这些设备将会为我国北极考察提供持续的观测数据,有助于研究夏季海冰消融过程和冬季海冰生长过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影响,从而了解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机制,提高对未来北极气候变化、海冰变化以及海洋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雷瑞波说。

“海豚展翅”保障作业安全

在极地环境作业,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此次北极科考中,“雪龙”船搭载了两架“海豚”直升机,用于执行人员运输、货物吊挂和应急救援等各项任务,并在长期冰站作业期间开展了我国首次直升机极地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模拟科考队员在作业时冰面突然开裂,无法使用雪地摩托和小艇救援的情况,不仅演练了直升机降落在人员受困冰面救援,还演练了直升机悬停空中,用绞车放下救生员对受困人员营救。

科考队直升机组负责人、机长赵祥林说,此次“雪龙”船搭载的“海豚”直升机首次配备了绞车等专业救援设备,为考察队员在北极特殊环境下开展科考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科考队领队夏立民表示,这次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了考察队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了考察队应急响应水平,为今后我国极地考察队应对类似突发情况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冰站作业后,“雪龙”船将驶向门捷列夫海脊的预定作业点开展大洋水文作业,这也是该区域首次被列入我国北极科考的考察范围。此后,考察队将继续向南前往白令海峡开展多个站位的水文作业。“雪龙”船预计将于9月26日返回上海。

 

 

综述: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结束冰站作业

图文简介

本次科考在长期冰站布放了海冰物质平衡浮标2套,海冰温度链浮标5套以及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