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石油化学家;她是我国石油分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的先生是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的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她就是中国女性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婉珍。

 

 

海外求学路

 

陆婉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是留学日本的纺织实业家,也是我国知名的纺织技术与管理专家,母亲则是一位受过师范教育的女性。

1936年,陆婉珍小学毕业,是选择就近在家乡的中学就读,还是选择远赴苏州去上更好的学校,成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道选择题。小婉珍的父亲给了她一张白纸,让她分别写下两个学校的优点和缺点,逐条比较。最终,陆婉珍选择了去苏州。事后父亲告诉她,“决定了的事就不要再犹豫,大胆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父亲的这句话让陆婉珍记了一辈子。

1946年,从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毕业后,一心想继续深造的陆婉珍独自漂洋过海前往美国,分别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求学,一直读到了博士后。而后,她又在美国玉米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组建分析研究组 办法总比困难多

 

1955年,从美国归来的女博士陆婉珍被分配到石油部石油炼制研究所,负责组建分析研究组。然而,摆在她面前的却是我国在炼油科研方面仍是一片空白的难题。这时,陆婉珍想起了孩提时父亲的话:“决定了的事就不要再犹豫,大胆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

陆婉珍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开始,她凭借着仅有的一本《全国科学规划》和十个本科毕业生,逐渐建立了一个门类齐全、人员配套和方法先进的分析研究中心。而正常运作后的分析研究中心为我国石油化工和催化剂等各领域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为石油化工生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尤其为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国公认的几位色谱开拓者之一。她带领团队首先开发成功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这项技术立足国内作出了贡献。

 

科研成就 多项研究填补国内空白

 

上世纪60年代,陆婉珍在我国较早地开始核磁共振在石油及其它助剂的分析研究工作,曾多次为炼油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第一代钝化剂的研制及水处理剂的研制,都是她根据核磁共振分析结果逐渐开展并完成的。

她长期领导我国原油的评价工作,跑大庆,进新疆,下山东……她带领团队不但系统评价了我国原油性质,还着手解决了化工生产中提出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1986年,陆婉珍对多年的经验进行总结,主持出版了八册《中国原油的评价》。此后又不断补充新油田的新数据以及国外原油的数据,编制了原油评价数据库。

1995年陆婉珍积极瞄准国际上快速发展的红外光谱技术,组织开展了以CCD为检测器的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属我国最早批量研制成功的近红外光谱仪,有3台样机交济南、沧州及天津等地石化厂试用,颇受欢迎。现正在继续改进仪器性能和相应的计算软件,并扩大其应用范围,这项工作可望使石化工业中的化验方式出现突破。

 

科研攻关 院士伉俪比翼双飞

 

在陆婉珍的诸多成就的背后还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人,“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院士。作为我国有名的院士伉俪,陆婉珍与闵恩泽相识于重庆中央大学,二人一见钟情,并先后赴美留学深造。

怀揣着爱国情结,夫妇二人一起回到祖国,从此开始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一辈子的相互扶持。

2015年11月17日,他的夫人陆婉珍辞世,2016年3月7日,闵恩泽先生故去了,仅仅过了一百天……闵恩泽、陆婉珍这对伉俪院士,用他俩辉煌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科坛佳偶的爱情乐章。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陆婉珍院士:中国石油分析领域奠基人

图文简介

1955年,从美国归来的女博士陆婉珍被分配到石油部石油炼制研究所,负责组建分析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