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号”科考队凯旋。本报记者丁佳摄

 

8月12日上午8时,伴随着鲜花与掌声,一艘巨轮缓缓驶入海南省三亚市救捞局码头,船员们走下甲板,与分别近两个月的妻儿紧紧相拥。

“探索一号”——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在完成历时52天的首航后载誉归来。而这次首航,也意味着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圆满成功。

 

驶向马里亚纳海沟

 

“作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你们使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部署研发的高技术装备,叩开了马里亚纳海沟万米大门,在海斗深渊的不同深度获得一大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这标志着我国深海科技正式进入万米时代,宣示了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实现从‘跟踪’为主向‘并行’‘领先’为主转变。”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写给科考队的贺信中表示,本次深渊科考取得的重大突破必将成为我国挺进深海的里程碑。

“探索一号”是国内唯一一艘有能力搭载万米深潜器的科考船,为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属,具备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应用能力。

执行此次“探索一号”首航任务的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共有船队员60人,其中“探索一号”船员29人,科考队员31人,分别来自中科院深海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冶锐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

科考队于6月22日从三亚出发,6月29日到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8月4日离开作业区,8月12日回到三亚,共历时52天,其中科考作业37天,航行6555海里。

“到达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后,我们共执行了84项科考任务,远超过46次的计划作业次数,取得一大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探索一号”航次领队、中科院深海所首席顾问刘心成透露,“科考队将在最短时间内系统整理出深渊数据和样品等成果,并于近期公开发布。”

 

深渊“利器”首战告捷

 

“探索一号”首航的成功,意味着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

“这是中科院深海所组织的第一次深海科考航次,对装备在船上的多种高技术装备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刘心成说。

本科考航次使用由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以及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支持,装备有自主研发的万米级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斗”ARV)、深渊着陆器“天涯号”与“海角号”、万米级原位试验系统“原位实验号”、9000米级深海海底地震仪、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等系列高技术装备。

事实证明,这些科研“利器”成功地经受住了来自大洋的严酷考验,性能表现优异。

以“天涯”号着陆器为例,这个由中科院深海所以及沈阳自动化所联合研制的仪器就像一个大型的四角架,主要面向海斗深渊科学的综合应用需求研制,具备深渊环境参数测量、光学观测、深渊取样功能,同时预留电气接口以扩展其他科学调查设备。

“天涯”号着陆器主要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用一种特殊的浮力材料提供浮力,设计最大工作水深是7000米,但这次科考却成功经受住了万米压强的考验。“‘天涯’号这次共下潜9次,成功8次,为成功诱捕批量生物作出贡献。”刘心成说。

又如,水下滑翔机下潜试验突破了7000米工作深度,获得了大量数据及作业照片;“原位实验号”运载器则通过锚系布放,用于海底微生物、化学实验的原位培养,系统设置有12个培养单元,同时满足多种生物、地球、化学原位培养实验的要求。

 

“老船”的新使命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看上去现代感十足的“探索一号”实际上是由一艘“老船”改造的。原船为原属中海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海洋石油299”海洋工程船。

“探索一号”改造项目于2015年3月13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改造工程将旧船船艏切除,并将新分段加长了14米多。这种非常规工艺在国内科考船改造中尚属首例。而且,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专业交叉作业,新旧分段和设备的软硬件融合等很多技术和管理的难题,经过13个月的“打磨”,改造后的船舶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原设计要求。

“‘探索一号’的这个航次可以说很成功,船舶各项性能得到了全面验证,设备全程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刘心成说,“这表明‘探索一号’的改装设计是成功的,改修工程施工质量良好,作为深渊装备的海试及科考作业平台应用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船长刘祝在“探索一号”还是“海洋石油299”的时代,就在这艘船上工作了。眼见着心爱的大船一点点变成了先进的科考船,刘祝感慨万分。

“整个过程确实很难,不过看到科研人员取得了那么多成果,我们感到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他说,“能驾驶着这样一艘科考船出海,我觉得特别自豪——我也能为人类科技进步作贡献了。”

 

 

“探索一号”凯旋:叩开万米深渊大门

图文简介

8月12日上午8时,伴随着鲜花与掌声,一艘巨轮缓缓驶入海南省三亚市救捞局码头,船员们走下甲板,与分别近两个月的妻儿紧紧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