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0月28日电(记者黄兴)兰州大学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分解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认为冻土深层碳易受气候变暖影响而分解释放。系列成果已于日前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学报》《欧洲土壤科学》等学术期刊。
论文作者牟翠翠博士介绍,通过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进行大范围采样分析,研究了还原性铁所固定的有机碳含量,发现多年冻土区活动层中还原性铁固定的有机碳约占总量20%。这部分有机碳稳定性很高,属于惰性碳库的一部分,可称为“生锈的碳库”。
另外,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无机碳、土壤颗粒分析和稳定性碳同位素的结果,发现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地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中有机碳含量很高,且水溶性有机碳在多年冻土层上限附近含量较高,表明这部分碳更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
通过室内变温培养实验,研究人员还对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处于冻结条件下的升温对有机质分解速率的影响要比融化条件下升温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深层的有机质分解速率的温度敏感性比活动层要高,表明升温对多年冻土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过程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据介绍,多年冻土区存储大量有机碳,气候变暖使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基于这个背景,冻土碳循环近年来成为热点研究问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有机碳对区域环境和碳循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学术界对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碳性质及分解等方面仍有较多不确定性。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官方微信(kjcxl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