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以来研制发射的第200颗空间飞行器,从42年百星到6年百星,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大步快走、疾速前进。“十三五”期间,该院航天器发射数量预计将突破300颗。

文/伍轩

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10月17日,中国航天新甲子的第一颗航天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文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200颗航天器。

从第1颗航天器到第100颗航天器发射成功,研究院共走过了42年;而从第101颗到第200颗,仅仅用了6年。在空间事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研究院不断刷新着中国速度和中国高度。

这200颗“星”,只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中国正在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

第1颗到第100颗:42年开拓奋进之路

从第1颗到第100颗的42年间,研究院快速发展,推动着中国空间技术从试验阶段走向应用阶段,并迈进国际市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

1968年2月20日,研究院正式成立,主要负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和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器的研制。建院之初,研究院快速投入到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中。面对当时国家科技工业基础薄弱,资源人员短缺和国外技术封锁等一系列问题,研究院从零起步,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于1970年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行研制人造卫星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一座里程碑。

虽然起步艰难,但研究院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创造着中国航天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第一颗长寿命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完成了宇宙射线和外热流等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测量,为我国设计和制造长寿命应用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一颗返回式地球卫星“尖兵一号”叩开了中国研制遥感卫星的大门;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揭开了中国卫星通信的序幕;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铸就了中国航天第二座里程碑;“尼日利亚通信卫星”首次实现了中国卫星的整星出口;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迈出了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竖立起了中国航天新的里程碑。此外,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众多的“第一”不断谱写着中国空间事业更好服务国计民生的新篇章。

历经42年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院逐步形成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六大系列航天器,先后建成了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CAST968等成熟的卫星平台,并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中国空间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这一巨大跨越的实现,靠的不仅仅是一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更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钱学森院长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引下,研究院边建设、边研制,探索建立了两总制度和适合工程研制任务的型号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符合系统工程理念的宇航业务科研和产业化管理模式,以较少的投资、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效益在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101颗到第200颗:6年疾速发展之路

从第101颗到第200颗的6年间,研究院在实现宇航型号发射连战连捷的工程实践中,实现了多领域齐头并进、宇航能力快速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这期间,研究院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顺利实施,航天器研制、发射硕果累累。

在载人航天工程领域,研究院成功研制并发射了4艘载人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和1个空间实验室,成功突破空间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并将于近期完成航天员30天驻留和在轨维修技术验证;在深空探测领域,嫦娥三号的完美一落,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查,探月工程二期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完成区域组网并投入使用,具备了向亚太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服务的能力;高分三号、高分四号的成功发射,开辟了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的新领域,服务于海洋维权、减灾救灾等领域和“一带一路”建设。

此外,资源三号卫星实现了我国民用高精度立体测绘卫星零的突破;巴基斯坦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玻利维亚通信卫星、老挝一号卫星和白俄罗斯通信卫星等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6年间,研究院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研究院的科研生产管理也更加成熟。经过数十年型号工程经验的积累,研究院总结提炼了“提前抓、科学干”的先进管理思想并大胆实践,把型号工程管理重心放在前端,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把紧了型号研制的技术关、质量关和进度关,并结合发展需要逐步优化形成了科学的组织模式、责任体系、科研流程和队伍配置,牢牢抓住了确保型号成功的核心与关键,实现了保证任务成功和提升宇航能力同推共进,创造了6年百星耀太空的骄人战绩。

从42年百星到6年百星,是一场革命性的提速。研究院让中国的航天器在研制效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厚重的经验积累和成功的科学实践创造了航天器研制发射的中国速度,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大步快走、疾速前进,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从42年百星到6年百星,更是一场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在工程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已成为研究院之魂,“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成为研究院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研究院人奋勇拼搏、勇攀高峰,为空间事业的提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01颗到第300颗:5年超越领先之路

太空是继陆、海、空之后人类活动的第四疆域,更是未来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国力、服务国计民生、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舞台。预计在“十三五”期间,研究院航天器发射数量将突破300颗,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5年之内,研究院百星待发,中国的空间事业将呈现出一片更加灿烂辉煌的胜景。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全球北斗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国家重大航天专项任务的建设目标都将在这5年间实现。

研究院将先后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前后我国将建成空间站。2017年前后,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再探“月宫”,实现月球样品自动采样返回。2020年前后,北斗导航全球系统将投入使用,为世界人民提供更高性能的导航服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也将建成,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国土资源、环境、减灾、公共安全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同时,我国火星探测器也将整装待发,一步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将重点突破在轨服务维护技术,提高我国空间资产使用效益,保障飞行器在轨安全可靠运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将实现建设目标,为国家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天基信息保障。

5年之内,再造百星,这意味着研究院型号研制速度的再刷新和宇航能力的再提升,已成为了研究院“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更快、更优地实现新一个“百星耀太空”,研究院已提出并启动了“宇航智造”“创新引领”“质量提升”三大工程。通过“宇航智造工程”,不断提升航天器研制能力;通过“创新引领工程”,提升系统谋划和原始创新能力;通过“质量提升工程”,夯实宇航产业未来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为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航天强国的目标,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是担纲起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将擎起引领我国空间事业创新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旗帜,用实际行动履行新时期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可以坚信,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照耀太空的中国“星”

图文简介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以来研制发射的第200颗空间飞行器,从42年百星到6年百星,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大步快走、疾速前进。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十三五”期间,该院航天器发射数量预计将突破300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