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7日,我国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王淦昌和该所宇宙线实验室的肖健、郑仁圻、吕敏等同志在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原子的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中性重介子。 20世纪50年代初期,王淦昌领导并参加了有关宇宙线的研究。他与肖健共同领导筹建位于云南落雪山海拔3185米处的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在他们领导下,在高山实验室安装了自行设计建造的磁云雾室。实验室于1954年建成,开始观察宇宙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共搜集到700多个奇异粒子事例,研究了奇异粒子性质,使我国在宇宙线方面的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其实,从1955年起,王淦昌等人有关宇宙线研究的一批成果就陆续在《物理学报》和《科学记录》上发表。其中,王淦昌与肖健、郑仁圻、吕敏等同志合作的论文“一个中性重介子的衰变”在1955年布达佩斯的宇宙线物理会议上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据C.F.鲍威尔说:“这项工作与国外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几乎是同时做出的。”

1956年,王淦昌和同志们利用一50cm×50cm内有七块0.64cm厚的铅板的云雾室,在海拔3200m的高度上拍摄穿透簇射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批有重介子和超重子的照片。这些重介子和超重子中,有一个中性粒子衰变成为两个带电粒子,但这中性粒子的衰变,不能用°→p+π~+或θ°→π~++π~-来解释。这就是原子的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中性重介子。

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最多,水平与国际水平相近的物理学研究中就包括宇宙线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成就,与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史上今日:1956年9月7日 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中性重介子发现

图文简介

1956年,王淦昌和该所宇宙线实验室的萧健、郑仁圻、吕敏等同志, 利用一50cm×50cm内有七块0.64cm厚的铅板的云雾室,在海拔3200m的高度上拍摄穿透簇射的过程中,获得了一批有重介子和超重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