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3日,中国发射了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轨道上空,它可以覆盖以中国为中心的约1亿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

卫星呈圆柱形,直径2.1米,高1.6米,表面粘贴了近20000片太阳能电池片,起飞总重量1330千克,设计寿命3~4年,有效载荷为多通道扫描辐射仪,用S波段数传和云图转发器;用UHF波段数据收集和天气图广播转发器,指标为国内通道100个,国际通道33个。“风云”一号的主要用途是,利用多通道扫描辐射仪获取白天可见图,收集气象、海洋、水文等部门数据,收集平台的观测数据,监测卫星和空间环境参数。

风云一号卫星既是高科技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子技术、光学技术、材料技术、关键的元器件技术,以及应用技术,其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参与卫星、运载、测控、发射、应用五大系统的科技人员成千上万,历经20余年,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应该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揭开了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序幕,最初的气象卫星中心只有区区5个人,而到2008年中心已发展成500多人的专业队伍。1988年9月7日及1990年9月3日,我国先后发射两颗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极轨气象试验卫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5月10日和2002年5月15日,我国又分别成功发射风云一号C星和D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业务运行。风云一号C星在轨正常运行4年9个月,风云一号D星至今仍然稳定运行,均已大大超过两年的设计寿命要求。

1997年6月10日及2000年6月25日,我国分别成功发射两颗风云二号静止气象试验卫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我国分别成功发射风云二号C星和D星,实现了“双星运行、在轨备份”。目前,风云二号C星已超过3年的设计寿命,至今仍然在业务运行;风云二号D星运行稳定,技术状态良好。

2008年5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具有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监测能力,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风云三号A星的发射与应用,标志着中国气象卫星及应用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史上今日:1990年9月3日 中国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成功发射

图文简介

1990年9月3日,中国发射了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轨道上空,它可以覆盖以中国为中心的约1亿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