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10岁左右进入王宫服役,充当王后的侍从。16岁时进入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因而熟悉了航海事务的各项工作。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

在那个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从印度返航并带回了巨大的东方财富。怀着对东方财富和远洋探险的向往,麦哲伦1505年参加了海外远征队,从此开始了远洋探航的生涯。在这次远征印度、马六甲、马来群岛的过程中,为了与阿拉伯人争夺贸易地盘、取得亚洲南部海洋的霸权,远征队与阿拉伯商人和沿途的居民打过几仗,麦哲伦因而也三度负伤。

麦哲伦是地圆说的信奉者,他在1517年就向葡萄牙提出了环球航行计划,但是没有得到支持。西班牙国王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正想向海外发展。西班牙国王支持麦哲伦进行航海探险,为麦哲伦装备远航探险船队。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麦哲伦的船队在茫茫大西洋中向西航行了整整70天才到达巴西海岸。他们继续向南航行,到1520年3月,船队来到阿根廷南部的圣胡利安港时已是严冬时节。由于饥寒交迫,人心浮动。有3个船长借机发动叛乱,甚至想杀死麦哲伦。但麦哲伦沉着地指挥手下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直到8月,天气暖和起来,麦哲伦船队才继续探险历程。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

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港汊交错,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象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向来以沉着、坚定著称的麦哲伦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绩,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纬52度的地方找到它。

麦哲伦海峡

走出海峡西口,船队又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洋里航行了110天,竟然没有遇到狂风巨浪,一直平安无事,所以,他们就把这个大海洋命名为“太平洋”。但在这段只见海水不见陆地的漫长日子里,船上的柏油被晒化了,饮水变臭,饼干变成粉块,蛆虫在其中蠕动。没有新鲜食物,船员们只好吃牛皮和舱中的老鼠。可怕的坏血病夺走了一些船员的生命。

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那年3月8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中的胡穆奴岛。3月27日,船队到了马克坦岛,其后,又到了宿务岛。麦哲伦想征服岛上的土著居民,把岛上的一个个小王国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麦哲伦带领船员,手持火枪、利剑,强行登上陆岸,用血腥手段征服这个地区,并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来命名这个地区,菲律宾的名称就这样由来。但是,遭到了土著居民的反抗。土著居民用箭、标枪对付入侵者。一支毒箭射中麦哲伦,使得航海探险家客死他乡。

麦哲伦死后,他手下的人继续了麦哲伦未完成的航程,船队于1521年11月8日驶入马鲁古群岛,船员们与当地人交换货物。12月21日,“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满载香料,离开了马鲁古群岛,而麦哲伦船队的旗舰“特里尼达”号因为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

最后,麦哲伦的助手烧掉一条破烂不堪的船,带领仅存的两条船载满香料越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过好望角,辗转一年多,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这时,整个船队仅剩下一条船与18名船员了。

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

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一周的航行。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麦哲伦等人在科学史、航海史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新航线的开辟,也带来了殖民主义的侵略,从而使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玩命”证明地球是圆的

图文简介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