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发明唐代,流行于唐代中期,极盛于开元年间,约出现于唐高宗一朝。唐三彩是以约800℃的温度烧制的低温彩釉陶器,以白粘土作胎,釉色呈深绿、浅绿、黄、白、蓝、褐、赭等,因古人以三为众,故以三彩称之,并非仅指三种彩色。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代三彩釉陶碗
唐三彩器物可分两类,一为如碗、杯、壶、盂之类的日用品明器,另一类为各种人物俑、马车、牛车、家俱、建筑模型等雕塑类明器。唐三彩有着非常明显的唐代特征:如雍容华贵,色彩绚丽,极受达官上层的宠爱,故成为唐代官员死后进行厚葬的随葬品;唐代佛教盛行,故其天王力士俑之造型,皆于同时期佛教石窑寺中的雕塑品相似。
唐三彩中最有神韵的当属马与骆驼,其马的特点为头小颈长、膘肥体壮、眼睛有神、栩栩如生、各种形态,皆可称为艺术珍品,不仅如此,凡唐三彩之仿制者历代有之。
唐三彩的发展有其诸多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与政治、文化、生活习俗等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其次,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规定之列,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明文有明文的规定,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三彩釉四系陶罐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摄氏度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摄氏度。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由于特殊的烧制工艺要求,唐三彩的胎土颇为细致,一般都以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无论胎土来自洛阳、长安,还是扬州及其他地区,必定是吸水性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唐三彩的胚胎在经过1100℃高温烧成后,胎质结实,比一般陶器质地致密。
唐代三彩釉陶注子 唐代绞胎釉三足陶罐
唐三彩的胎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塑性过程中,用模制胚是将泥涂敷或打成泥片置入模型内,用力压制,稍干取出,即成器胚。 唐三彩中的复杂制品如马、骆驼、天王力士等等,无法用手工拉胚来完成,多用模制。模制又分单模、合模两种。如单模中的人物俑,俑的背后是用手工捏制的,故胚胎内外多留有清晰的指纹。凡用合模制作的,人物大多为前后合模,动物左右合模(动物的双眼于左右两侧),合模以后再精工修饰和局部加工,务使表面消除合模的痕迹。每件制品都具备各自的特色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对于形制相似的,却浇淋上不同颜色的釉彩,有意识的把它们之间的差别拉开。雕塑主要用于十分特殊和比较复杂的器物,也是使用轮制和模制都无法完成的器物的特殊需要。如唐三彩中的假山水池,用手工堆雕而成,生动逼真。粘接和粘贴是一种辅助主体造型的方法,如壶的柄和流口、罐、炉的局部的帖花装饰、马背上的人物、镇墓兽头上的角等等造型上必不可少的附件都须粘接完成。
唐代三彩釉云雁纹三足陶盘
唐三彩中有一类称为“悬坑”的,其色彩鲜艳明亮,丝毫没有出土的泥斑锈土,姿态依然,像刚从作坊里生产出来的模样。这是出自较大的墓穴,墓主人身份显赫,陪葬的器物众多,其中有部分器物的工艺制作特别精致,被陈列在墓穴中的石台上,不让它直接与墓道中的泥土接触,犹如悬在空中,不受土蚀,故曰“悬坑”。因无土锈,彩釉光洁,“悬坑”唐三彩价格高昂。
目前在国际中国艺术品的拍卖市场上,唐三彩的价格始终占据首要的位置。1998年12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匹“悬坑”的蓝釉唐三彩马以374万英镑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世界最高价。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汉族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诚可谓“东方艺术瑰宝”。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