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7月22日,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附近的农民家庭。他从小爱好园艺。由于家境困难,没有读完大学,就到布龙一所修道院当院士。1847年获得牧师职位。在朋友的资助下,于1850年到维也纳大学理学院深造。在这里他参加了维也纳植物学会,并在学会上宣读过关于害虫危害农作物的论文。

1853年夏天,他回到布龙修道院,担任时代学校的动植物学教师。他结合教学,从事植物的杂交实验工作,终于发现了遗传规律。孟德尔将高茎种子培育成的植株的花朵上,受以矮茎种子培育成的植株的花粉。与此相反,在矮茎植株的花朵上受以高茎植株的花粉。两者培育出来的下一代都是高茎品种。也就是说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时,其中一个性状对子代表现出的性状有明显影响,而另一个暂时不表现,则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所有个体都有这一性状,他将此称之为“显性规律”。接下来孟德尔将这批高茎品种的种子再进行培植,第二年收获的植株中,高矮茎均有出现,高矮茎两者比例约为3:1。他把这称作“分离规律”。此外,他还发现将高矮茎,有无皱纹等包含多项特征的豌豆种子杂交,种子各自的特点的遗传方式没有相互影响,每一项特征都符合显性原则以及分离定律,这被称为“独立分配规律”。1865年的布尔诺自然科学协会上,孟德尔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并首次提出了遗传单位(即基因)的概念。这些后来被称做“孟德尔遗传学规律”。

但是,孟德尔遗传学规律的发现,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至他逝世后16年,才由荷兰植物学家德佛里斯和奥地利植物学家邱歇马克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从此,孟德尔被人们公认为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史上今日:1822年7月22日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者孟德尔诞辰

图文简介

孟德尔提出的“孟德尔遗传学规律”不但对遗传学,而且对整个生物学都有深刻的影响,是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