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1902年8月8日,他出生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布里斯托。
因天资聪颖,狄拉克跳级读完了中学,并在中学自学了相当高深的数学。1918年,狄拉克进入布里斯托尔大学学习电机工程,后又进剑桥大学学习物理。1923年,他成为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数学系的研究生,3年后获博士学位。
一生执着于自己的物理学研究的狄拉克,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便自己创造了一种概括性强而逻辑简单的量子力学的形式。1925年以后受海森堡的影响,他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量子力学,并把相对论引进了过来,建立了相对论形式的薛定谔方程,即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1930年,狄拉克明确提出有一正一反两种电子,两种电子的质量相同,但所带电荷性质不同。于是,物理学家们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寻找反电子存在的证据,以证明狄拉克的理论是否正确。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果然发现了这种反电子。反电子的发现在物理学界引起了一次不小的震动。12年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反质子。
狄拉克的工作,开创了反粒子和反物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先河。同时,一生著作极为丰富的狄拉克,他的名著《量子力学原理》以深刻而简洁的方式表述了量子力学,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尊崇的教科书。此外,《量子力学讲义》《量子场论讲义》《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旋量》《广义相对论》等著作早已流传世界各地。
在狄拉克眼中,科学研究中繁复的推理、严谨的公式都具有美感,而感受科学之美几乎是所有大科学家的心灵秘密。狄拉克传记作者赫尔奇·克劳提到,对物理学之美的探索贯通狄拉克研究始终,正是对科学美的极致追求,使这位量子怪杰做出惊人的学术成就。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