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法布里丘斯在Warnfried教堂进行的观察

 

1611年3月9日,德国医生和天文学家约翰内斯·法布里丘斯成为用望远镜观察到太阳黑子(sunspot)的第一人,并在同年6月发表了关于太阳黑子的第一篇论文。

不久之后,伽利略也观察到了太阳黑子。从那以后,全世界和各个时代的天文学家都一直在分析和记录太阳黑子的活动,大部分都足够详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3000-4500℃。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现在,由4个多世纪以来的观察记录组成的这一庞大的数据库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太阳,以及地球物理学和气候学等与太阳活动有关的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1611年3月9日 法布里丘斯发现太阳黑子

图文简介

1611年3月9日,德国医生和天文学家约翰内斯·法布里丘斯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到太阳黑子(sunspot),并在同年6月发表了关于太阳黑子的第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