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20日,电视的发明人之一兹沃里金(Vladimir Zworykin)成功地研制出了可以将物体放大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兹沃里金(网络图)
300多年前,荷兰人列文虎克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令人类得以窥探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奇异世界。然而,光学显微镜利用可见光视物,这大大限制了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的极限也只不过是细胞水平。
1926~1927年,电子衍射现象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人们发现电子波长比X光还要短,从而联想到可用电子射线代替可见光照明样品来制作电子显微镜,以克服光波长在分辨率上的局限性。
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厄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等人首次发表了关于电子显微镜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不过这时候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只有400倍,连光学显微镜都不如。但它的意义在于证明了电子显微镜这一设想的可行性。两年后,鲁斯卡改进了电子显微镜,让它的放大倍率超越了光学显微镜。
1940年4月20日,电视的发明人之一兹沃里金成功地制造出了能够放大物体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这可不仅仅是实现了人们最初的设想,甚至可以说是“圆满”了。这种装置使得生物和生化学家进入病毒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世界,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它们。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