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32个伙伴机构共同成立的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这个图书馆将在互联网上以多语种形式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各文化的重要原始材料。

 

世界数字图书馆标志(网络图)

 

世界数字图书馆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长毕灵顿(James Billington)所首创,它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增加互联网上文化内容的数量和种类,为教育工作者、学者和普通观众提供资源,加强伙伴机构的能力建设,以缩小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数码技术鸿沟。世界数字图书馆由教科文组织及32个合作的公共团体共同成立,而由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导开发。

参与这项计划的馆藏与技术合作国家,从巴西到英国、中国、埃及、法国、日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及美国等国的图书馆及文化机构都有,他们将无价的文化素材数字化,让读者在网络上即可取得。

世界数字图书馆的使用者可以通过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进行查询,查询的内容涉及40多种语言。世界数字图书馆汇集了各国图书馆独有的文化资料和世界各地的档案文件,其中包括手稿、地图、电影、声音制品、图片和照片等,供公众免费浏览。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处长严向东介绍,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已为世界数字图书馆提供了首批20件馆藏精品,包括纵贯中国古今历史的手稿、地图、图书、石碑拓片和甲骨文。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史上今日:2009年4月21日 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

图文简介

2009年4月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32个伙伴机构共同成立的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这个图书馆将在互联网上以多语种形式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各文化的重要原始材料。